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用力排便也致血压上升?

家庭医生在线 2015/2/1 8:33:17 举报/反馈

高血压患者都知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吸烟酗酒都会导致血压骤升,大大增加中风、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同样会造成血压的波动,而且很容易让人忽略。

4个意外诱因容易导致血压上升

1、用力排便

下蹲大便时,由于体位改变和用力,腹压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因之血压随之上升。如遇大便干燥,患者屏气排便时,全身肌肉收缩,血管也收缩,胸腔和腹腔压力增大,致使较多的血液充盈颅内血管。此时静脉回流受阻,颅内血管压力剧增,常常导致脑溢血发生。

应对策略:为了防止便秘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老年人应多吃蔬菜、粗粮、多饮水,每天定时排便,并经常按摩腹部。高龄患者最好坐位排便。

2、气温骤降

由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变化感应力下降,当遇到寒冷刺激时,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多,血液循环加快以抵御寒冷。然而,肾上腺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明显上升。医学研究表明,每当寒潮过境之时,便是脑溢血多发之日。

应对策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必须要注意保暖,做好防寒的工作。尽量避免太早运动,减少户外运动的时间。

3、药物因素

施行外伤缝合、拔牙时所用的麻醉药可使血压升高;关节炎患者服用的消炎痛也可使血压明显上升,很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

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就医的时候,应该向医生说明情况,防止用药导致血压骤升。同时,遇到感冒时也要谨慎用药,最好多跑跑医院,请教医生的建议。

4、降压药使用不当

有时候,高血压患者在突然停药后会发生出汗、头痛、失眠、脸部潮红和血压回升的症状,有的血压比治疗前还高很多,这就是所谓的“停药反跳”现象。

应对策略:血压波动跟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当这些时候,患者千万不要擅自停药、减少或者增加降压药的数量。结合自查血压的数据,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

运动是控制高血压的“良方”

据了解,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一次10分钟以上的中低强度运动,其降压效果可以维持10~22小时。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就能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但是,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高血压患者,到底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能做什么运动呢?

1、有氧运动

许多慢性病治疗都会推荐患者使用有氧运动,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能锻炼心肺,使心血管系统能更有效、快速地把氧传输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登山等,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能够每天坚持就更好。

2、肌肉训练

肌肉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和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糖控制,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有氧运动后,进行推、拉、拽、举、压等力量动作,每组10~15个动作为宜,每周进行2~3次肌肉训练。

3、柔韧性运动

高血压患者每周锻炼2~3次柔韧性,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防止摔倒。特别是平时久坐,容易腰背酸痛的患者,更要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拉伸肌肉时,要注意缓慢地伸展,在不感到疼痛的前提下,伸展到最大动作,持续至少15秒,保持自然呼吸。患者可以把伸展运动作为热身运动,在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之前进行,能防止运动损伤。

4、综合功能练习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每周进行太极、瑜伽、乒乓球、羽毛球等综合功能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功能,提高平衡能力、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

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应注意什么

凡是高血压患者,在确定要进行健身锻炼之前,首先要请医生对自己的血压、心率变化、心电图来一个鉴定并进行记录。以便与运动后发生的变化进行对照,并根据变化调整运动的强度。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较为柔和的、动作幅度较小的轻量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操、静气功等。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高血压治疗0年了有什么良方吗

你好;高血压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一般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建议少食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减少用盐量,少吃酱菜盐腌食品,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多食水果,蔬菜,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戒烟限制饮酒,平时多锻炼身体, 减轻精神压,保持心理平衡祝健康。

Q:高血压治疗0年了有什么良方吗

不建议应用秘方,偏方,高血压的中药方有很多,但是还是不建议应用中药方剂,毕竟高血压是终身服药的疾病,这个方剂还是不方便服用,如果想用这个根治那是不可能的。我可以列举一副,方剂一:淮山药、淮牛膝各30g,生赭石25g,生龙、生牡蛎、生地黄各20g,生白芍、柏子仁各15g,生甘草3g。

Q:我是家族性高血压,父母哥姐一共7人都是高血压,我用过心痛定,

家族性高血压,父母哥姐一共7人都是高血压,高血压研究表明也是有一定遗传性的,所以用药很重要,最好是去医院做个检查,按照疾病大小和个人体质用药,不建议自行用药,用药不当只会加重病情的,现在没有具体的检查,这里也不可能推荐用药,药物不是说看到一个病名就可以看乱用药的,正规的医生不会这麽做。要有具体的检查结果,看疾病大小,并发症,个人体质,是否合适哪种药物,这样才可以指导用药,要控制饮食为宜,不要吃高脂肪太油腻的食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