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尿病患者必做的7项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1/16 7:54:30 举报/反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的预防和治疗的五驾马车分别是教育是先导、饮食是基础、运动是手段、药物是根本、监测是保证,其中定期监测是糖尿病防治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糖尿病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呢?下面让小编为你解答。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做的7项检查

1、检查血糖的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检查血糖的频率和时间,在患病初期,或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饮食、运动规律时,建议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2、心电图

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来说,定期检查心电图尤为重要,以往有过心肌梗死,最近频发心前区不适、闷胀疼痛,以及发现自己心律不齐、有时会停跳者,都需随时检查心电图,大家要注意。

3、眼科检查

眼科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糖尿病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很多种并发症,比如可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失明,应定期和常规进行眼底检查。眼科检查可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这些病变可引起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或者突然失明。

4、血压检查

糖尿病检查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并不是很稳定,经常时高时低,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经常性血压测量。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理想目标是120/80mmHg左右。

5、尿常规检查

中国目前9%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在这庞大的糖尿病人群中,有蛋白尿的高达20%,目前糖尿病正成为诱发肾病的第二大诱因,紧排在肾炎之后。因此,糖尿病病人在体检时应加入“尿常规”,一旦发现尿蛋白超标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6、口腔检查

当糖尿病控制不当时,唾液中的高血糖水平可能会帮助细菌茁壮成长,为口腔中的慢性炎症和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糖尿病患者抵抗感染能力下降,牙龈也是其中一个易被感染的软组织。口腔专家提醒,很多口腔疾病都与糖尿病有关,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7、体重指数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80%属于超重或肥胖,减重有助于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正常的体重指数是,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18岁以上的成年人,BMI在24—27.9之间属于超重,大于28为肥胖。早、晚餐前、餐后的体重会有些差别,因此应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下测定,如在晨起空腹且排便后测定比较准确。需要提醒的是,肥胖者,应该天天测量体重。不知不觉中体重减轻很有可能意味着血糖在升高。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胆病如何诊断检查

诊断:1.有确切的糖尿病病史,且其胆囊炎或胆结石等胆系疾病病情与糖尿病控制的好坏明显有关。2.症状及体征见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①空腹血糖和(或)餐后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胆病的诊断标准。②血生化检查有血脂代谢紊乱。③B超检查可发现胆道疾病。鉴别诊断:1.胆道病并糖尿病在胆道病发生多年后,才出现血糖升高及“三多一少等症状。且糖尿病早期病情控制的好坏与胆道病病情无关或关系不大,随病情之发展,糖尿病对胆结石、胆囊炎的影响逐渐加大。2.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可有右胁部不适,或胀痛,或闷胀,并伴有消化不良表现。血生化检查可见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糖尿病胆病的检查可发现脂肪肝,但无胆囊炎、胆结石等胆系疾病之征象。3.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可有右胁部不适或胀痛,伴恶心、厌油、纳呆、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血液检查可发现肝功异常,并出现乙肝、丙肝等病原学指标阳性。糖尿病胆病的B超检查无胆囊炎、胆结石等征象。

Q:2型糖尿病诊断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去当地公立医院的糖尿病科进行糖耐量实验检查,空腹血糖定期监测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果糖胺检查,胰岛功能检查等相关的糖尿病化验检查,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平时需要进行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来维持血糖的平稳。

Q:有关糖尿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的检查项目: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最重要的诊断之一患者需要禁食禁水8到10小时血糖检查在≥7.0mmol/L,可以确诊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另一种诊断依据,不少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超过11.1 mmol/L,也可以确诊糖尿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