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春困”小妙招。

过度手淫危害大?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包皮过长影响受孕?

男性40岁性欲下降?

最近搜索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注意事项

家庭医生在线 2016-9-23 10:12:24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正确用药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高血压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或慢通道阻滞剂),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主要成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钙通道阻滞剂(剂即慢通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滞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钙离子通道跨膜进入细胞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抗高血压作用的机制是直接松驰血管平滑肌,缓解心绞痛的确切机制还未完全肯定,但它可以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减少总外周血管阻力,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减少能量消耗和对氧的需求,从而缓解心绞痛。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注意事项主要为:

1、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罕见。有严重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在开始应用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或加量时,会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率、时程和/或严重性上升,或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机制不明。

2、低血压。由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逐渐产生扩血管作用,口服一般很少出现急性低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其他外周扩血管药物合用时仍需谨慎,特别是对于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

3、心力衰竭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应慎用于心衰患者。

4、肝功能不全患者。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衰患者的起始剂量可以不变。

6、停用β-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突然停用β-阻滞剂所产生的反跳症状没有保护作用,因此,停用β-阻滞剂仍需逐渐减量。

7、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梗阻性肺病、代偿良好的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质异常疾病的病人中可以安全使用。

另外,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用法用量主要为:

通常用法: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

特殊用法: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损者从2.5mg,每日一次开始用药;合用其它抗高血压药者也从此剂量开始用药。用药剂量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调整期应不少于7-14天,以便医生充分评估患者对该剂量的反应。但在临床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加快调整速度。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10mg/日的剂量范围内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仅为1.5%,与安慰剂没有明显差别(约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水肿。

发生率 >1%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如下:水肿、头晕、潮红和心悸。与剂量关系不明确,但发生率超过1.0%的不良反应如下:头痛、疲倦、恶心、腹痛和嗜睡。以上不良反应中,水肿、潮红、心悸和嗜睡在女性中的发生率超过男性。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什么禁忌的呢
周英华 副主任医师 翼城县南梁镇中心卫生院

医生建议: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注意事项1.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罕见。有严重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2.低血压3.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本品。4.肾衰患者的起始剂量可以不变。本品在梗阻性肺病、代偿良好的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质异常疾病的病人中可以安全使用。

Q: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最好什么时间呢
王洪亮 主治医师 诸城中医医院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而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根据不同的病情,服用的方法以及时间都是有所不一的。例如是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初始剂量为2.5mg,一日1次;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可将剂量增加,最大可增至5mg,一日1次。与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时不需调剂量。一般来说,没有特殊说明的药品,一般是在饭后服用的,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低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产生胃肠道的不适反应。意见建议:1、本品在梗阻性肺病、代偿良好的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质异常疾病的病人中可以安全使用。2、患者应该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对心脏疾病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但必须指出,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进行力所能及的、适量的运动。

Q:马来酸氨氯地平片麦利平适合什么人群用服用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李辉 主治医师 解放军第一五零医院

医生建议:马来酸氨氯地平片(麦利平)主要作用(1)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2)心绞痛尤其自发性心绞痛(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本品在10mg/日的剂量范围内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本品在梗阻性肺病、代偿良好的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质异常疾病的病人中可以安全使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最新问答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