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家庭医生在线 付子颜 2014/6/6 17:58:01 举报/反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肿瘤、心血管疾病、视觉障碍是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三大疾患,而眼底病是导致视觉障碍、甚至致盲的疾病之一。值2014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办了关于防治眼底病的健康讲座,眼底病治疗中心主任吕林教授担任讲座主持,朱晓波副教授作了关于《现代生活与眼底病防治》的演讲。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治疗中心主任 吕林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治疗中心 朱晓波副教授

警惕:眼底病症状与白内障症状类似

眼底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黑影飞动、闪光感,无痛性。因为这些眼底病的症状与白内障的症状非常类似,朱晓波副教授表示要警惕,切勿把眼底病错当成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可逆转的疾病,它可以拖延治疗的时间,一旦进行手术,大多都能恢复视力;而眼底病则不同,它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一旦病情恶化,就可能会导致失明。

眼底病手术治疗目的:治愈眼疾 保存眼部外观

眼底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不仅有药物治疗、还有手术治疗。进行手术治疗眼底病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能够治愈眼疾,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二是尽可能保存眼部外观,防止眼部肌肉萎缩。其实,眼底病手术效果好与不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病人的病程长短、手术前的视功能好于差以及他本身的依从性;医院的器械和设备是否先进、实施手术的医生的技术和医德;医患沟通是否良好,对于手术期望值的管理等。

眼底病治疗手术注意事项:要做到及时发现、尽早手术;术后正确的体位配合;按时复查、及时补救。

我国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0.1%

糖尿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影响全身情况,如免疫、神经、血液系统等。2014年爱眼日的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由糖尿病引发的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眼部健康危害很大,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据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3.66亿,而我国的糖尿病患者9240万,并且每年增加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致盲 三大措施可防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网,它是一种由于血糖升高引起视力不可逆下降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从糖尿病人群视力调查结构中得知:低视力(小于等于0.3)的人占2.83%,盲人(最佳矫正视力小于等于0.05)的占0.7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5年病程者有25%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病程10年以上者达到60%,15年者更高达80%。

应该如何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朱晓波副教授提出了三点措施:1、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HbAIC<7%,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危险率会减少50%—70%。;2、控制血压,130/85mmHg以下,培养利于身心的爱好;3、健康生活,远离不良嗜好,例如吸烟、喝酒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

视频地址:朱晓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致盲 三措施可防治

本文指导医生:
吕林

吕林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

擅长疾病: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黄斑疾病、视网膜...[详细]

(责编:黄宏波 通讯员:魏春福 王永星 曾文蛟)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你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适用于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如果你患有糖尿病,建议,定期去医院眼科检查眼底,至少一年检查一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好的预防方法,都是控制好血糖,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20年以上,他们眼底却没有一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改变,主要就是由于血糖控制的好。所以建议你最好就是控制血糖,然后定期的去医院检查眼底。

Q: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效果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中医治疗,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为主要的原则,改善眼底循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抗炎解毒、软化血管等功能,修复受损的血管壁,改善视网膜血管畅通性,一方面给予营养物质以滋养,另一方面祛瘀 生新,改善眼部组织,促进眼疾病变吸收,恢复视力,改善视野,提高眼睛明亮感。

Q: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怎么治疗才好

  您好,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就是一些激素,抗生素,消炎类药物针对临床症状的缓解,病情容易反复,长期使用有耐药性,副作用,对肝肾损害极大。中医认为肝主目,肾经主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身体的经络气血的失调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所以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理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