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芳香温通方药防治心血管病

家庭医生在线 张琴琴 2014/4/15 8:31:08

中国中医科学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在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做了《芳香温通方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精彩演讲,他的演讲纵观古今,横穿中、西医研究,系统的解释了芳香温通方药在防治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和价值。


中国中医科学学院西苑医院 陈可冀院士

发掘中医药精华 芳香温通疗法渊源已久

关于芳香温通类药物,早在西汉时期已被广泛应用。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已被证实因急性心肌梗而死,在其尸体旁边就放有芳香温通药物。其实关于芳香疗法,我国古代也有实施,包括香薰、艾灸等。

事实上,在我国《神农本草集》中关于芳香温通药物的记载就达到53种,目前这类药仍常被临床用于胸痹心痛、心功能不全等病证的治疗。而关于芳香温通法最早见于《内经》,由于芳香温通法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在冠心病发病心绞痛发作时可以很快起到镇痛的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清宫原始医药档案中就有记载,龙涎香露为康熙帝专用方,十香返魂丹、神效活络丹为慈禧太后专用方,还有救苦还魂丹、平安丹等都是清朝不同时期治疗心胃疼痛的药物。

中成药携带方便 提高心绞痛防治水平

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芳香温通治疗冠心病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目前研发上市的芳香温通中成药包括麝香保心丸、宽胸气雾剂等。麝香保心丸是在苏合香丸的基础上改良而成,为现代芳香温通的代表中成药。而它治疗冠心病和安全性已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所认可。另一药物,宽胸气雾剂有保护实验性动物心肌缺血功效,舌下气雾喷入,心绞痛缓解效果与硝酸类制剂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近两年经过多家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其效果可信度高。

中医中药强调整体调节和治未病,即要未病先防、有病防变、愈后防复。而像急性心梗常表现为心绞痛,或者没有明显症状,突发性较强,所以现代芳香温通方药的一大优点就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随身携带小药丸或者雾剂,突发不适时可急救,可有效提高心绞痛的防治水平。

专家简介:

陈可冀: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补益脾肾方药延缓衰老理论及临床研究、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人才。

本文指导医生:
陈可冀

陈可冀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擅长疾病: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详细]

(责编:郑永仪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防治冠心病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

常用于冠心病防治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1)速效类,可用于冠心病的急救。  速效救心丸:活血理气,用于治疗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每日3次含服,每次4~6粒,急性发作时可服10~15粒。  宽胸气雾剂:芳香开窍理气,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绞痛,治疗胸闷气短等。  苏冰滴丸:芳香理气,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绞痛。治疗胸闷气短等。每次2~4粒口含或吞服。  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益气强心,每次1~2粒,于心绞痛发作时含服。  苏合香丸:功能芳香开窍,理气止痛。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2)长效类  冠心苏合丸:理气宽胸开痹,可以用于胸憋、胸闷、心前区疼痛。1次1丸, 日服3次,口含服或嚼服。  冠心二号片:理气活血止痛,有强心扩张血管的作用。每次5片,每日2次。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每次10粒,每日3次。  地奥心血康: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及高血脂。每次2~4粒,每日3次。  通心络胶囊:芳香温通,益气活血止痛,每次3~4粒,每日3次。

Q:芎香通脉滴丸用于冠心病效果怎么样呢

医生建议:芎香通脉丸,藏医活血祛痰,芳香温通。用于龙型心绞痛与血型心绞痛。中医活血化痰,芳香温通。用于痰瘀互阻引起的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身困体乏等,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Q: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有哪些?

目前临床常用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从其功能主治大体可分为芳香温通、活血化瘀、扶正养心等几类;从制剂类型可分为复方制剂和单味中药提取制剂等。芳香温通类有冠心苏合丸(胶囊)、麝香保心丸、心宝、苏冰滴丸等;活血化瘀类有复方丹参片、心可舒片、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通心络胶囊、山海丹胶囊、金泽冠心胶囊、川芎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等;复方丹参滴丸及速效救心丸兼具温通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扶正养心类有生脉饮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益心阴口服液、养心氏、炙甘草合剂、屏风生脉胶囊、稳心颗粒等。以上多为复方制剂,在病人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多选用芳香温通、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但此类药物药性走窜,易化燥劫阴,伤人正气,故一般在病人症状缓解后应减量或停药,即中医所谓的“中病即止”。活血化瘀类成药种类繁多,可根据其组方特点及病人的体质状况酌情选用。此类中成药较芳香温通类中成药药性稍为平和,病人症状缓解后可根据病情酌情巩固治疗时日。如病人胸闷胸痛症状不明显,仅有乏力、头晕、失眠等症状,则应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扶正养心类中成药。在选用扶正养心类中成药时,应辨明病人是属于心气虚还是心阴不足以及是否有其它脏器的亏损和兼夹症候,辨证选药并可守方常服。对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心电图检查持续异常需长期服药的病人,最好选用某些单味中药提取制剂,例如振源胶囊、三七皂甙片、地奥心血康、银杏天宝、银可络、虫草精胶囊等,此类提取制剂成分单一,药性平和而副作用少,可较长时间服用。另外,某些传统中成药像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也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只要辨证准确,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病人证候虚实夹杂,难以选择对证成药,或中成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则应改用中药汤剂,汤剂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随证施治,达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目的,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所以说,要真正发挥中成药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作用,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单纯活血化瘀是不够的,由于冠心病常以胸痛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活血化瘀、通络开窍类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等优点,能迅速缓解症状,所以临床使用活血化瘀、通络开窍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非常普遍,以致出现忽视辨证论治,动辄活血化瘀、长期活血化淤的倾向。无需置疑,冠心病的“瘀”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有血管的狭窄或不通,治疗中以“通”为务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体质存在很大差异,形成“瘀”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要解除这些瘀阻并不是单纯活血化瘀就能解决的,不能简单地一“通”了之。根据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对大多数病人来说活血化瘀、通络开窍类中药对冠心病的治疗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要杜绝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反复发作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还应“治本”,即针对引起冠心病的病因进行治疗,通过对病人脏腑虚实的补泻及阴阳平衡的调整,消除形成胸痹的病理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补气是通,温阳是通,理气是通,化痰也是通,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