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产后恢复的3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4/3/11 9:47:29

分娩结束了,新妈妈会感到很多身体上的不适症状。这些不适症状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就会影响到产后恢复。同时,产后恢复还要做到接下来小编列出的几点对策才行哦。一起来看看吧。

产后6大不适症状

阴道出血:胎儿娩出以后,胎盘从子宫壁剥离排出体外,同时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产后前3天在正常情况下,除了第一天出血量多一些。从第二天开始,阴道出血量会明显减少,与月经量相仿。为减少产后出血,要早排尿、早活动。一般在产后4小时开始排尿。产后6小时可下床适量活动。或者轻轻按摩下腹部,以促进子宫收缩。母乳喂养也是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的办法之一,所以提倡母乳喂养。

下腹部阵痛:胎儿娩出后,胎盘排出体外。子宫缩小,子宫底降至脐下一指水平,以后每日下降1~2指。相当一部分产妇对这种变化感觉不明显。但有些产妇在产后第一天给婴儿喂奶时,由于子宫收缩得比较强烈,会感觉到下腹部阵痛,这属于正常现象。

会阴伤口疼痛:因部分初产妇会阴扩张性较差或者胎儿过大等原因需要行会阴侧切术。即使无会阴侧切,胎儿在通过阴道、会阴时也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些损伤。所以,为了减少疼痛,局部可热敷。采取侧卧位能缓解疼痛。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痛剂。

排尿困难:产后尿量明显增多,有些产妇由于对会阴伤口疼痛有一定的顾虑而影响排尿。为防止尿潴留,应该早解小便。如果有排尿困难可坐起排尿,或者用温水冲洗外阴,或者将水管打开听着流水声排尿,必要时可用针灸或药物帮助排尿。

出汗多:产后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会产生大量的汗液,尤其是夜间更多,这些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于产后一周内会自行消失。此时,需要注意勤更换衣服,避免受凉,并且注意个人卫生。

乳房胀痛:产后2~3天是母乳分泌的过程,为了避免乳房胀痛,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及早开奶。应让婴儿早吸吮,产后30分钟内即可哺乳。正确的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乳汁分泌和婴儿发育,同时可以避免发生乳胀或减轻乳胀现象。一旦出现乳房胀痛,可做局部热敷,轻轻拍打,将乳汁挤出,并要注意乳房的清洁卫生。

那么,产后恢复的原则是什么呢?

产后恢复的4对策

头发:10月怀胎往往会造成头发营养供给不足,使毛囊细胞功能受到影响而造成脱发。

对策: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时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将有助于头发的恢复和生长。

面容:产后为了喂养小宝宝,本来就处于身体恢复阶段的母亲会变得更加疲劳,长期劳累会使面部的皮肤变得松弛。

对策: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晒太阳时涂些防晒霜,避免面部出现浅色色斑。

牙齿:分娩后产妇的牙齿往往容易松动,这是产后正常的现象。

对策:勤刷牙,并适当补充钙剂,有助于消除这一情况。

体态:为了保证自己和腹内宝宝的营养需要,孕妇往往会摄入大量的食物。到了产后,就容易引发“发育性肥胖症”。

对策:产后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营养的平衡,并坚持进行适量的运动。

产后恢复的方法需科学才不会伤害的新妈妈的健康哦。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