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高低血压患者最容易中风

转载 来源: 久久健康网 2014/3/10 9:43:07 举报/反馈

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等。成年人正常的收缩压为90-1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人体如果血压过高,很容易引起血管内壁的损伤或破裂,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高血压可以引起中风,朋友们可知道?低血压也同样可以引起脑中风的发生。

成年人如果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就称之为“低血压”。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如果人体血压低的话,那么血压在推动血液流动时就会显得无力,脑部供血不足的话,人体就会有乏力、缺血表现。

若是血压推动血液流动的力不足,血液和血管壁的接触时间就会延长,再加上血液粘稠度的增高,很可能因此形成一些小血栓,这些小血栓会堵塞血管,引发缺血性中风。

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

此时更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

令人担忧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年轻化的倾向,去年死于脑溢血最年轻的记录仅仅 18岁。以前心血管病人中 35-45岁患者的比例非常少,而目前则有 20%左右。这些都说明,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高血脂、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和痛风等的心脑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脑卒中 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脑卒中危害大,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家属秋冬来临,是脑卒中高发时节,所以全面预防是关键。预防脑卒中,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压、降糖、降脂开始。

Q:请问如何防治脑卒中:脑卒中的分类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Q:脑卒是怎么回事?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有多高?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第三位死亡原因,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250万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脑卒中可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大部分。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过卒中史,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多血管床病变(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症或外周动脉病)患者等都处于卒中复发的高风险中。同时,还需警惕脑卒中的“先兆”-小中风(短暂性缺血性发作)。  脑卒中患者在7天内复发的风险为7%~12%,90天内的复发风险则高达2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卒中患者30天的复发率最高为17.5%。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发生在脑部,就引起了缺血性卒中或小中风;发生在心脏,就会出现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对于已经有卒中症状或发生卒中的患者来说,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预防再次卒中的关键。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需要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避免卒中再发。在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毫克(波立维)等是常用的口服药物。  卒中再次复发后,死亡率和残疾率往往要比第一次更为严重,其中更有25%的比例因再次卒中而导致死亡。不少人以为在每年冬至及夏至前后脑卒中高发期到医院进行大输液,便可预防脑卒中了。其实,此时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引起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房颤、血脂异常、糖尿病、持续吸烟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