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推荐酒糟鼻自疗十大方法

转载 来源: 99健康网 2013/10/18 10:24:17 举报/反馈

酒糟鼻的症状有哪些?酒糟鼻怎么能治好?酒糟鼻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酒糟鼻虽不致死,但是给人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酒糟鼻的症状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酒糟鼻的症状。

酒糟鼻的症状有:

酒糟鼻症状轻重不一,初起为红斑、油腻。长时间不退,出现痤疮样反疹、脓疱,可伴少许渗出,上结黄痂,或生脓疱,鼻端可有绿豆大小的结节,这是酒糟鼻的症状。

酒糟鼻的症状主要是:以鼻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脓疱、日久生有鼻赘为主。初起以鼻为中心的颜面中部发生红斑。尤以进食辛辣、热食或精神紧张后更为明显。初为暂时,日久不退,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细丝网状,形如树枝,以鼻尖、鼻翼处最明显。病情继续发展时,于红斑之中。

酒糟鼻的症状主要有:酒糟鼻出现成批痤疮样反疹、脓疱,可伴少许渗出,上结黄痂,或生脓疱,鼻端可有绿豆大小的结节。此时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纵横交错如网,毛囊口扩大,呈橘皮状,但无粉刺形成。患病时间久了,鼻端的结节增大,往往数个聚积,呈瘤状突起,表面凹凸不平,形成鼻赘,但这种情况少见。

酒糟鼻自疗10法

1、先用温水清洗患部,再将灵芝粉适量用纯净水调为糊状,外涂患部,留置60分钟后再温水洗掉。每日早晚各1次。

2、将新鲜荸荠洗净后横切成两瓣,用刀切面反复地涂擦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

3、将大黄、雄黄按1:1比例共研为细面,用温水调为糊状,外涂患部,留置60分钟后再用温水洗掉。每日早晚各1次。

4、取黄连5克,用约100毫升开水浸泡,并加入白糖20克,充分搅匀,分2次饮服。每日2次。

5、取雄黄1克,研为细面,用鸡蛋清少许调成糊状。先将鼻子用食醋清洗,再用棉签蘸药糊涂于患部。每日2次。

6、百部50克,苦参20克,雷丸20克,共研为细面,与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状,每天睡前先用硫磺皂洗脸,再将药膏均匀外涂患部,次日早晨温水洗掉就可以。

7、栀子10克,枇杷叶10克,共研为细面,用白酒冲服,分早晚各1次。

8、芭蕉根洗净,捣烂如泥,取其汁内服。

9、冬瓜瓤捣烂,取汁外敷患部。

10、黄芩4克,大黄9克,珍珠2克,硫磺5克,青黛5克共研为细面。将猪板油于锅中急火熬开,并将其中杂物捞净,把前药面对入油中,停火,并充分搅匀,至冷却后备用。使用时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然后将药膏均匀外涂患部。每日1次。

酒糟鼻的食疗方有效

治疗肺热

山楂粥:干山楂30克,粳米60克,混合煮成粥,每日食用1次,连吃7日。此食疗法尤其适宜于患者鼻赘期。

鲜枇杷叶粉末:用新鲜的枇杷叶(将叶背绒毛去掉)、栀子仁研成粉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能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马齿苋薏仁银花粥:用马齿苋、薏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食疗法适用于酒糟鼻丘疹期。

腌三皮: 用西瓜皮200克,刮去腊质外皮,洗净;用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黄瓜400克,去瓜瓤,洗净;将以上三皮混合煮熟,待冷却后,切成条块,放置于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清12小时后即可食用。连续食用有较好疗效。此食疗法具有清热利肺的作用,适用于酒糟鼻。

酒糟鼻的内服药方:

1、取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放入锅内,再加入500毫升水,一齐煎煮,取药汁30毫升与粳米60克同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

2、用适量使君子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至稍有香气后,待其凉下来,然后放入麻油中浸泡1周即成。患者每晚睡前用温开水服使君子仁3—5枚,一周为一疗程。

3、取枇杷叶(去毛、焙干)研末,用茶调至3—6克,每天服用3次,可有效治疗肺热,尤其对酒糟鼻有效。

(责编:蓝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酒糟鼻的治疗酒糟鼻怎样能治好

你好,首先建议您先到正规的医院诊断治疗,酒槽鼻。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是发病重要因素。嗜酒、吸烟、激发性饮食、消化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绝经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长期作用于皮肤的冷热因素如高温工作、日晒、寒冷、风吹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Q:酒糟鼻能治好吗

您好,建议到正规医院早发现早治疗,酒糟鼻一般长在鼻尖和鼻翼处。在早期,鼻部仅油腻光亮,有些潮紅,表现为红鼻头,还不引起注意;但长期下去,鼻部汗毛孔熷粗,还经常出现红色丘疹和脓疱。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忌食辛辣、酒类等辛热激发物。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

Q:酒糟鼻怎样能治好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30~50岁中年人,女性多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体内外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是发病重要因素。嗜酒、吸烟、激发性饮食、消化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绝经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长期作用于皮肤的冷热因素如高温工作、日晒、寒冷、风吹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