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伏天遇“秋老虎” 女性如何养生

转载 来源: 太平洋女性网 2013/8/15 8:53:47

8月7日16时20分是农历立秋节气。虽然有个“秋”字,但是,各地近期依然和高温酷暑相伴,表面看起来和秋天实在搭不上边。实际上,立秋以后的暑热高温和盛夏的炎热高温有所不同,主要差别在日照时间短了,有时夜间还会有些凉,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小了。

气象专家表示,从气候特点看,立秋时节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因此,民间有“秋老虎”之说。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9月下旬的秋分节气,天气才会凉快下来。

气象专家提醒,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局部地区气温仍将达到40至41摄氏度,公众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小心暑气伤人。

秋老虎来临做好4点乐养生

1、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

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2、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首先,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3、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

4、警惕多发咽喉炎

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比如穿心莲等。一般穿心莲制剂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莲浸膏,其包含了穿心莲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其中穿心莲乙素的含量不足1.5%。

立秋以后调整饮食禁忌指南

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

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银耳、梨、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4、应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6、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责编:陈添许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养生该补还是该养?

您好,养生大师说:“中医认为补养要因人而异,各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气血多少有偏差,补养则不同。经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季,身体能量消耗大而进食较少,立秋后开始食欲增加,补充夏季的消耗,中医有句俗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般来说秋后养阴。‘补’是补充身体的不足,‘养’是调养的意思,秋季有些人可以补,有些人可以养。”

Q:秋季应如何保健养生,有什么保健的方法?

1、注意早睡早起忌熬夜 秋季一到,随着日照时间改变,作息时间也需做出相应调整。秋季中,日常起居生活应该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2、秋季养生 切忌剧烈运动 夏季运动有助于气血向外而顺应夏季“长养”之气,秋季养生运动则应适当调整而不至于影响气血的内收。因而,秋季运动需讲究适度有节,切勿剧烈运动,运动时长一般为半小时左右。秋季养生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常见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爬山、散步、登高、踩单车等。 3、秋季养生 中医拔罐祛湿不宜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中医养生,比如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拔罐来达到祛湿的效果,但是秋季养生并不可过多过频,因拔罐时气血有所耗散,秋季以收养为主,拔罐应适当减少。针灸跟按摩保健项目则可以根据个人机制进行选择。

Q:秋季肾虚养生和夏季肾虚养生相比有什么不同吗?都可以吃古汉养生

您好,中医理论认为,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就是肾虚。秋季肾虚养生和夏季肾虚养生相比略有不同,夏季养生进补应以平补为主,药物都可以吃古汉养生精片。古汉养生精片为补益中成药,具有补气,滋肾,益精的作用,可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足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效果不错,用药前谨遵医嘱。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组表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疾病? 帕金森病症状复杂多样,且多为全身性症状? 晚期帕金森患者常出现幻觉,见室内人影、动物影等? 帕金森还常伴有尿频、尿痛、出汗等症状? 多数帕金森患者开始时仅有一只手颤抖,僵硬、行动迟缓? 一个星期前擦伤 伤口结痂一直流黄水 不愈合 吃了优思明十几天 又吃了紧急避孕药 撤退性出血了 还要继续服 以前有个外痔,能摸到,这段时间发现用劲的话,里面也有一个,不 身上最近一直长红色的小痘痘,右咯吱窝还一直有一长条突出部位发 刚刚泡完脚,吹2分钟风扇导致腿疼,怎么办 小孩子新买的尿不湿被狗咬了有的没咬 粘上点土还能用吗?用了 阴茎皮上长了一片片的淡黄色小痘痘小颗粒,比较密集,但是没有破 鼻子里老能闻到84味,嘴里也是,还有白色沫沫。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HBV - DNA ) 结 吃抗精神病药可以吃减肥药减肥吗 你好医生。我今年三十八岁。昨天嘴角下面长了一串水泡,发红痒, 发疗后一个多月后周边发硬,输液治疗没有改善,外用涂抹消炎药膏 手臂长了一个红包,红包表面很多小点,面积越长越大,发痒 医生,请问一下就是我门牙缝很大,是要先正畸还是要先做唇系带, 在备孕。做b超怀疑有内膜息肉,要做宫腔镜,挂生殖科做好还是挂 显示全部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