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上述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人认为,医学属于高风险、高科技的行业,而且人命关天,临床实验肯定不会有误差,也不应该有误差。尤其是对一些大医院来讲,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疾病发展除外)。
但是,在排除一些人为因素后,从理论上说,至少有三种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一次搞定的缺陷——单检制误差
从理论上说,为了防止实验误差,临床检验实行“双检制”或“多检制”,即一份标本同时检查两次或多次,如果前后结果一致,可以认为没有差错,如果两次结果不一致,立即复查。很明显,这种做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差错。但是,“双检制”或“多检制”势必成倍地增加医疗成本及增加检测时间。至今,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及时报告结果,已普遍实行“单检制”,即一份标本只检查一次。例如乙肝检查,每份标本从采血样到最后把结果送到患者手中,中间要经过好几个人,诸多环节,有几十道操作程序,每道程序都很难再次复查。因此,用一次搞定的办法——“单检制”造成的误差今天有,明天还会有;小医院有,大医院也会有。
难以把握的尺度——临界值误差
日常生活中称重量、量长度等,是很直观的,并且重复性很好,错了也容易发现。即使这样,仍可出现误差。举例来说,买100克肉,假设允许的误差是5%,如果肉贩给90克,用哪一把秤去称都会少秤,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一个精明的肉贩,给你称了95克,因为秤本身是有可以允许的一定误差的,用一把秤复称,可能是96克,没有少秤,用另一把秤复称,可能只有94克,少秤了,到底是少秤还是不少秤,我们就很难判断了,这叫做临界值误差。在实验室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试剂质量(经过批准合格的试剂质量也不会完全一样)、做实验时的外在条件、仪器的配置等。因此,实验结果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结果一样,会受临界值误差的影响。
对乙肝检查,国内常用的是定性的方法,阳性就表示有,阴性就表示无。从患者的眼光来看,有和无,阳性和阴性应该是截然相反的,完全不能混淆。但是,临床上阳性和阴性的划分是根据临界值来区别的,是人为的。如果待测的标本中某种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刚好近似于临界值,这时用不同的试剂测定,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甚至用同一试剂测定两次,其结果都有可能不同。如果试剂的敏感性高,可以为阳性;如果试剂的敏感性低,可以为阴性。临界值误差与操作过程无关,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误差。
前面提到的那位男士,后来经医院专门检查患者的乙肝抗原、抗体浓度,才发现他的抗原、抗体浓度刚好处于临界值范畴。这也难怪检测多次会有不同的结果了。
统计学的无奈——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统计学术语,是由于样本的不均性引起的误差。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定量范围广、操作自动化等突出的优点,但即便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出现误差。因为乙肝病毒的大小是不均匀的,而每次实验用的标本用量很少,仅几微升而已,好比把一滴水再分成二三十份那样。每次取得的乙型肝炎病毒量不可能完全一样,实验结果可以相差一个数量级即10倍。大家一定会感到很难理解,实验结果相差10倍,这还叫科学吗?但事实确是这样,抽样误差无法避免。
有的读者会问,如果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医生岂不就看错病、下错药了吗?其实,这是片面的想法。医生的最后诊断是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资料做出的,不会完全依靠某一项检查结果得出结论。如果医生发现一些检查结果有矛盾,一般会及时复查。对于一些决定患者诊断和特殊治疗的重要的实验结果,医生会认真分析,必要时还会复查。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在考虑诊断和治疗时,会把可能存在的实验误差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