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打完胰岛素后运动要谨慎

转载 来源: 华媒网 2012/11/14 9:55:09 举报/反馈

  小林前不久因为吃得多、尿得多、口渴和严重消瘦被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由于他血糖过高,医生让他住院,先打一阵胰岛素。一天,小林听见医生嘱咐一位即将出院的病人,“回去要多活动啊,别老坐着。”小林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去医院的花园里快走,结果有一天晕倒了,幸亏被发现得及时,后果不严重。医生告诉小林,运动要谨慎,否则易发生低血糖。小林很困惑,问医生:“都是打胰岛素的病人,你为啥嘱咐别人多动,却让我少动呢?”医生说:“原因就在于,那个病人胖,而你瘦。”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即便都是需要打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际上每个人病情不同,是否要加强运动也要因人而异。

  以病人小林为例,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且体型很瘦,说明他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严重不足,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纠正体内的代谢异常。由于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率极高,能迅速把血糖从几十降到正常以下,而运动也具有降糖的功效,所以,二者叠加很容易导致低血糖。

  身体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存在程度不等的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打胰岛素是为了纠正胰岛素的相对不足。运动不但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非常适合较胖的患者。“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们一般先嘱咐他运动减肥,如果通过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再加上口服药,血糖依然控制不住,才会用胰岛素。打上胰岛素的病人,如果积极参与运动,能够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杨文英教授说。此外,打胰岛素的胖人加强运动,还能避免因治疗带来的体重增加。

  最后,杨文英教授强调,凡事不能走极端:鼓励胖病人运动,不等于可以随时随地、大运动量地活动,应在餐后30分钟—1小时运动,宜选择轻、中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哑铃操等,每次不少于30分钟;瘦病人也不是说绝对不能动,饭后散散步、活动一下筋骨,对身体也是有益的。

(责编:严毓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教医生1型糖尿病治愈最新消息?

患者您好,Ⅰ型糖尿病治愈最新消息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在国际、国内,目前Ⅰ型糖尿病没有彻底治愈的,不要听信广告宣传的药物以及个体糖尿病医院所宣传的。Ⅰ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是没有胰岛功能的,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终生治疗,所以药物是不能治愈Ⅰ型糖尿病的,希望广大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引起注意,不要听信广告宣传的药物。Ⅰ型糖尿病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戴胰岛素泵,也就是皮下持续泵入胰岛素,这是接近于人的胰岛素分泌的方法,餐前可以泵入胰岛素,而且持续进入,类似于人皮胰岛素是持续分泌的一个道理,但是这个费用比较贵,患者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也可以皮下注射胰岛素。Ⅰ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皮下注射四次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比如甘精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等等。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将血糖控制理想血糖平稳状态,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影响患者的寿命。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Q:糖尿病治疗进展

你好,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治疗糖尿病最常见的疗法是腺组织修复疗法,此疗法为生物治疗,可以到达普通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效果,希望患者尽早治疗,不要耽误病情,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

Q: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 h~Q
  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