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国围棋泰斗陈祖德因癌谢世 如何轻松赶跑胰腺癌

家庭医生在线 2012/11/5 9:08:25

  前几天,身患胰腺癌的中国围棋泰斗陈祖德经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68岁。陈老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第一位击败日本九段的中国围棋选手,打破了“日本九段不可战胜”的神话,但他却在36岁的盛年就患上胃癌,与病魔搏斗了整整32年,他在病榻下写就的自传《超越自我》激励过无数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旧在撰写《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昨夜,他下完了人生的这盘棋……

  陈祖德是因为胰腺癌在北京去世的。又是胰腺癌,有多少人的生命都是断送在胰腺癌手中的。因此,对于胰腺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前期预防尤其重要。专家指导,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胰腺癌:

  1、保持良好心态

  压力会导致身体过劳,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体质下降,易感染细菌和病毒,间接诱发胰腺癌。

  2、生活规律

  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面对的压力增多,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也会成为诱发胰腺癌的原因,另外,饮食不规律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不适,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为胰腺癌种下隐患。所以要坚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

  3、注意警惕上腹痛胀

  专家指出,由于胰腺癌发病隐蔽,发现时多为晚期,因此,需特别警惕癌症的早期症状,以利于尽早发现及时治疗。胰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和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和黄疸。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早就诊;一旦发生严重腰背疼痛提示病变扩及腹腔神经丛,已是胰腺癌的晚期征象。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适当的锻炼能够促进消化,增加新陈代谢,避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长期坐办公室族,在进餐后最好能够慢走20分钟,以防止脂肪堆积,影响胰腺的消化功能,诱发疾病。

  5、调整饮食结构

  胰腺癌的发生和饮食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从清淡食物过度到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这样就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诱发胰腺癌,所以生活中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

  6、饮食宜清淡 食勿过饱

  有些人平时工作忙,一日三餐较随便,到了节假日就暴饮暴食。其后果是,轻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不适,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也为胰腺癌种下隐患。专家建议,日常防治胰腺癌饮食上宜选择清淡的食物,多摄取低热量的食物。

  7、避免暴饮暴食

  专家表示,胰腺癌的患者中多数是企事业单位老总。预防胰腺癌的关键是规律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企业老总应酬多,生活大多很难有规律。在应酬时,还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年龄较长的人。临床发现,胰腺癌的发病以男性多见,是女性的2到4倍。高发年龄在40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肿瘤频道更多热文推荐》》》

  总掏耳朵易得癌?小心3个小动作惹癌上身!

  14条饮食法则 让癌症不再是你的粉丝

  6大因素引发卵巢癌 4类食物让其“急刹车”

  手脚冰凉易得癌?阳虚体质者的防癌要点

    饭后吃梨防癌 秋季防癌12秘方

(责编:果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胰腺癌?

为了预防胰腺癌,首先要确定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胰腺癌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但没有办法选择遗传问题,但它可以在生活习惯中做到。1.戒烟;2.避免饮酒;3.尽量减少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饮食;4.控制体重,尽量减少肥胖;5.积极治疗容易引起胰腺癌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或型糖尿病。通过这种具体的方法来减少胰腺癌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胰腺癌的效果。

Q:什么食物能防治胰腺癌

你好,深海鱼可防治胰腺癌。常吃深海鱼预防胰腺癌。吃三文鱼等富含DHA鱼多的人,与吃得少的人相比,胰腺癌的发病风险要低三成。胰腺癌患者宜多吃增强免疫、抗胰腺癌作用食物,如甲鱼、龟、鲟、鲨鱼、鲐鱼、鲥鱼、蛇、山药、菜豆、香菇、大枣。祝你健康。

Q:怎样预防胰腺癌?

你好:预防胰腺癌的方法主要有:生活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有效的预防胰腺癌的,预防胰腺癌的方法就是要要饮食规律,暴饮暴食,或者是饮食不当可引起急性胰腺炎,严重者还可能会及生命,为胰腺癌留下隐患。饮食习惯。饮食对于胰腺癌的预防也是很重要的,调整膳食结构,尽量少吃烤糊的食品以及烧焦的食物,高脂肪、高油、多盐的食物也应该尽量少食,有利于降低胰腺癌的发生。防癌,还应多摄入一些谷类、甘薯和豆类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健康运动。运动也是能够有效的预防胰腺癌的,适当的体力活动,预防肥胖,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多加运动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这样才会更好的预防胰腺癌疾病的发生。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