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教你正确认识胰岛素

转载 来源: 糖尿病网 2012/10/8 11:27:38 举报/反馈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有降糖作用的激素,在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缺乏胰岛素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

  刘阿姨患有糖尿病已经有4年了,可是王阿姨一直没有用胰岛素,她认为自己用上胰岛素自己会更严重。相信和刘阿姨有同样心理的人会很多,下面专家就带大家走出对胰岛素的认识误区。

  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有降糖作用的激素 ,在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缺乏胰岛素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

  用胰岛素会导致上瘾吗?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糖尿病不可治愈,长期离不开服药,如果早用上胰岛素就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和抗药性。人们经常认为病情很严重才需要注射胰岛素,并且注射就会上瘾等都是错误的想法。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重不能取决于对胰岛素的依赖成程度。胰岛素是由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是体内惟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有许多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存在误区,错误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胰岛素”,从而延误治疗时机,较早并发各种并发症。

  用胰岛素到底有什么好处?

  弥补自身分泌胰岛素能力的不足;减少高血糖导致的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坏;不影响肝、肾功能。

  胰岛素必须放冰箱里吗?

  所谓胰岛素应当放在冰箱里仅指那些尚未开封使用并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胰岛素制剂,保存的适合温度一般是2℃~8℃,即在冷藏室。而已经拆封使用的胰岛素则只需放置于常温下、阴凉、干燥处即可。相反,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胰岛素应当在室温下回温一下,以减少低温药液对机体产生刺激。当然在高温季节里还是将胰岛素放置在冰箱里比较安全此外,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用了胰岛素就可以不用忌口,这也是错误的想法。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主食米面为主,在水果的食用上也要有强制性的限制自己。切记不可完全依赖药物。治疗糖尿病饮食、药物加上运动才是最好的办法。

  此外,适当地运动也可以调节糖的代谢,使血糖下降,增加肌体免疫力。并改善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加强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是十分有利的。

(责编:严毓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教医生1型糖尿病治愈最新消息?

患者您好,Ⅰ型糖尿病治愈最新消息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在国际、国内,目前Ⅰ型糖尿病没有彻底治愈的,不要听信广告宣传的药物以及个体糖尿病医院所宣传的。Ⅰ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是没有胰岛功能的,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终生治疗,所以药物是不能治愈Ⅰ型糖尿病的,希望广大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引起注意,不要听信广告宣传的药物。Ⅰ型糖尿病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戴胰岛素泵,也就是皮下持续泵入胰岛素,这是接近于人的胰岛素分泌的方法,餐前可以泵入胰岛素,而且持续进入,类似于人皮胰岛素是持续分泌的一个道理,但是这个费用比较贵,患者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也可以皮下注射胰岛素。Ⅰ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皮下注射四次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比如甘精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等等。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将血糖控制理想血糖平稳状态,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影响患者的寿命。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Q: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吗?

有些患者认为,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一旦使用胰岛素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变重了。从某些角度来说,胰岛素的使用确实说明我们的胰岛功能已经比较差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各种并发症,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维持血糖达标,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才是最重要的,而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是最好的降糖手段。  另外,我们应当明确一点,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延续、胰岛素分泌减少是一种自然过程,也是每位糖尿病患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胰岛素分泌减少的过程中,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控制血糖水平是最关键的。

Q:1型糖尿病治愈有希望吗?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疾病,此病大多为儿童或青壮年发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才能保持血糖的稳定,没有治愈的希望,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