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无障碍医患沟通淋巴瘤不可怕

家庭医生在线 果果 2012/9/22 6:19:42 举报/反馈

  近来,陈凯歌最新电影《搜索》的热播,引发了大家对电影主人公遭遇的深思。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医生应该怎么处理,患者自身应该如果应对呢?怎么样避免下一个叶蓝秋事件的发生呢?带着这些问题,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罗荣城教授。

  电影《搜索》的主人公叶蓝秋,是一个年轻有才识的女子,在身体并未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被查出患淋巴瘤,这对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她,无疑是晴天霹雳,使其霎时陷入对死亡的惊慌和恐惧之中。

  一直以来,人们对恶性肿瘤的主观印象总是觉得一旦发生便无法逃离死亡,而且还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身心痛苦。事实上,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是可防可治的,并不可怕。

  建立无障碍医患沟通 不必谈癌色变

  人生旅途中如果遇见这样的情况,罗荣城教授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

  就医生而言,第一方面,要理解患者的心情,当疾病确诊时,必须耐心细致地和病人讲清楚是什么样的疾病,既不能夸大,让病人觉得这个疾病很可怕没法医治,也不能因为安慰病人而将疾病的危害程度和预后说小了,要让患者认识到这个疾病对生命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要告诉患者,随着淋巴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技术的发展,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恶性淋巴瘤的预后也将逐渐改善。霍奇金淋巴瘤已经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50%~60%早期患者使用生物化疗可以被治愈。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总体长期无病生存率也超过了50%。只要医生跟患者传递一种正确的医学讯息,让患者了解医学在不断地快速进步,很多疾病并不像以前那样无计可施了,只要多活一天就多一份治愈的希望,就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燃求生的强烈欲望。

  罗荣城教授强调,一般患者被诊断出癌症会绝望,就像叶蓝秋一样,但是只是道听途说或者上网查阅并不能真正了解疾病的情况,这时候,主要的最需要的还是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咨询专科医生,并和医生多沟通,共同制定一套针对性很强、规范可行的治疗方案,力争早日康复。

  讲到从患者自身预防时,罗荣城教授认为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最主要的。患者必须加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并不能肤浅的认为癌症就意味着死亡。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癌症,但是治疗的效果不光取决于医疗技术,患者的个人意志力和心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树立战胜癌魔的决心。

  面对多发淋巴瘤 三级预防远离淋巴瘤纠缠

  罗荣城教授介绍称,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因素两个方面着手预防淋巴瘤的发病。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福利水平、生活事件、疾病认识程度、社会支持及人与人情感交流水平等。心理因素则包括患者的认知、情绪、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等。

  罗荣城教授认为肿瘤的预防分为三级,淋巴癌预防也要启动三级防护:

  一级预防:主要是病因预防。

  病因预防第一是要避免接触那些已知的可能导致恶性淋巴瘤的病因。

  比如避免接触苯砷等化学物品。农药、避免接收X线辐射源,治疗幽门螺杆菌,避免感染HIV等等。

  病因预防第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心情郁结,不懂自己减压是诱发各种疾病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对肿瘤而言,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能够一定程度上远离疾病缠绕。

  疾病预防第三是医院方面。

  医院应该对老百姓多进行发病治病的义务宣传,使人们对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有所了解,提高警惕性。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率,也可以增加早期干预和治疗淋巴瘤的机会。

  二级预防:“三早”预防。

  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淋巴瘤发病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要完全做到一级预防是不可能的。淋巴瘤发病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早治疗是可行的。罗主任介绍主要可以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等方法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效果。

  三级预防:临床正规治疗。

  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罗荣城教授特别指出,三级预防是促进健康的首要和有效手段,也是现代医学为人们提供的健康保障。建议患者要积极的利用起来,远离淋巴瘤和其他癌症的困扰。

  专家简介:

  罗荣城,我国著名临床肿瘤学专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主席,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等学术兼职。主要从事肿瘤学医教研及医院管理工作。

  医疗特长:

  主要从事临床肿瘤学医、教、研工作,在肿瘤生物与免疫治疗、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微创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是我国肿瘤生物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循证医学模式的积极倡导者和开拓者,在肿瘤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诊疗和生物治疗。

  

本文指导医生:
罗荣城

罗荣城教授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一科

擅长疾病: 擅长肿瘤内科综合与生物免疫治疗,尤以肝...[详细]

(责编:郑梦雪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