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注意 秋冬季10至11月容易发生戊肝

家庭医生在线 2012/9/17 10:02:03 举报/反馈

  戊肝依据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重型和淤胆型四种。除了无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外,急性黄疸型患者还有尿黄、眼睛黄、皮肤黄,血中胆红素也上升。重症肝炎的病状更重,甚至可能发生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有生命危险的合并症。

  戊肝的危害不可忽视

  专家说,目前发现,戊肝并不像我们生活中认识的那样轻,尤其是老年性戊肝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戊肝患者多有特别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胆道系统伤害突出,黄疸多持续加深,且黄疸期长,在恢复期的残留黄疸不易消退,常发生胆管炎、胆囊炎等并发症。戊肝病程较长,至少2个月,也有的患者为3~4个月,甚至超出半年。因为病程迁延,肝功能不易恢复,给 人一种“慢性肝炎”的印象。妊娠合并症状戊肝也有风险。此外,戊肝的病死率相对也比较高。

  戊肝需要重视预防和检查

  专家提醒说,现阶段仍然没有预防戊肝的疫苗,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就做好戊肝的防止和检查。平时生活上要注重饮食卫生,餐具一定要消毒,提倡分餐制。不要喝生水和吃不卫生的生冷食品。接触了传染性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水充分洗手。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戊肝

  任何年龄组均可感染戊肝病毒(HEV),流行期临床病例主要以青壮年为主(15-44岁),儿童感染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人感染戊肝病毒(HEV)后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无长期保护作用。由于戊肝传播途径较多,危害大,以下人群需要特别警惕戊肝:

  食品从业人员:戊肝主要是经粪-口传播,一旦食品从业人员感染戊肝后,在其无症状排毒高峰期(黄疸出现前7-10天)可将戊肝病毒传播给健康人,极易引起小规模的戊肝暴发。

  大学生与部队官兵:这两大类人群具有集体生活、集体就餐的特点。国内外有研究发现,此类人群中一旦有人感染了戊肝病毒,往往会导致局部戊肝暴发流行。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其感染戊肝后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妊娠晚期妇女,感染戊肝后病死率可高达20%以上。国外一些文献报道的孕妇感染戊肝的病死率高达40%左右。

  慢性肝病患者:重叠感染戊肝会导致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加重、预后差、增加肝性脑病、肝衰歇及重症肝炎的风险,死亡率可高达75%。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尤其要注意预防戊肝重叠感染。

  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较弱,感染戊肝风险增大,老年人得了戊肝,临床预后相对差。

  受血者:对各地献血者进行抗HEV IgM 检测发现,约有0.9%存在近期感染,提示戊肝病毒对临床用血可能造成威胁。

  饲养员:戊肝是人畜共患病,猪是最主要的动物宿主。相关调查显示,从事猪相关行业人员15年以上者,戊肝感染率高达85%以上。

  疫区旅行者:由于自然人群不产生对HEV的保护抗体,旅行者暴露于疫区,增大了感染的风险。

  免疫力低下者、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力低下者一旦感染戊肝极易发病,而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感染戊肝后加重疾病负担。

(责编:彭碧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戊肝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染的,能根治吗,应如何治疗?

你好,戊肝多通过粪—口传播,饮食的肠道传播是最主要途径,传染源是急性期的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都可能含有戊肝病毒,这些排泄物可以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和健康人群,被戊肝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水源、各种物品都有可能是传染的媒介。个别戊肝患者也可由于血液污染、滥用药物、医疗操作而感染。预防:
(1)加强水源管理,严防水源及食品被粪便污染,改善供水条件,保证安全用水。
(2)改善卫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Q:甲戊肝炎患者要隔离吗

甲戊肝炎通常需要隔离。甲戊肝炎传染性比较的强,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性接触或者体液等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血液的方式传染。所以在患上甲戊肝炎后,还需要做好自身的隔离措施,以免传染给其他的人群,对于他人身体的健康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日常还需要适当的吃一些含有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能够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Q:和戊肝病人住在一起会不会传染

病情分析: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具有传染性,戊肝的传播途径和甲肝较为相似,戊肝病毒(HEV)主要通过口传播,可通过进食、饮用水及粪便来传播。指导意见:你好,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输血、日常生活亲密接触也会造成戊肝的传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和进食,生鱼片等海鲜或者烤熟的羊肉串及其他肉类尽量不要食用,预防戊肝要做好对病人的隔离、医治,病人的各种物品要进行处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