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多因素导致淋巴瘤高发 早期四法提高淋巴瘤确诊

家庭医生在线 果果 2012/9/20 6:13:22 举报/反馈

  

多因素导致淋巴瘤高发 早期四法提高淋巴瘤确诊

  医学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 罗荣城教授

  近来,陈凯歌最新电影《搜索》的热播,使得淋巴癌也成了热门搜索词,很多人都想知道淋巴癌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现状,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发病?对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罗荣城教授。

  淋巴瘤好发于中年人 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九

  据罗荣城教授介绍,现在通常所说的“淋巴癌”,医学上其实被称为“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种:霍奇金淋巴瘤和费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费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约占中国淋巴瘤患者的80%,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血液系统肿瘤,而霍奇金淋巴瘤只占15%~20%。

  罗荣城教授说:“任何年龄都可能得淋巴瘤,但主要还是以20~40岁人居多,40岁是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高峰。”我国经标准化后淋巴瘤的总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目前全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低龄化趋势,其发病率已跃居第九位,每年以4%至5%的速度增加,已成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肿瘤。罗主任还详细的介绍了我国淋巴瘤发病比例,现在在我国,淋巴癌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新发患者每年约4.5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

  淋巴癌高发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在介绍淋巴癌发病因素时,罗荣城教授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遗传的倾向性。

  主观因素

  1.一个人的性格因素。

  一个人如果太争强好胜,会加重身心的负担,从而身体各种免疫力就会降低,因此,淋巴瘤发病的几率就会高。

  2.周围朋友圈和家庭圈子是否祥和也是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周围圈子感情融洽很祥和,那么得淋巴瘤的几率会小很多,反之,几率就会大很多。

  3.个体的生活习惯。

  一个经常熬夜,睡得少的人患淋巴癌的几率高。另外,吸烟等也可能导致淋巴瘤发病几率增高。

  客观因素

  1.淋巴瘤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其发病常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如上呼吸道的EB病毒,T细胞病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2.长期情绪压抑、过度紧张、压力过大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也可能成为淋巴瘤高发的因素。

  3.罗荣城教授特别强调灯光因素对淋巴癌的发病影响。经过国际的一项调查得知,光污染是一种严重的致癌因素。因此,罗主任建议人们最好关灯睡觉,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节约资源。

  4.长期普遍接触化学物质,如砷、苯等化学物质可导致淋巴癌发病增多。

  5.免疫缺陷、环境致癌物、电离辐射等也可能是导致淋巴癌发病的病因。

  遗传的倾向性

  罗教授说:“遗传性与遗传倾向性有明确的区别,遗传倾向性是指孩子从父母基因中遗传得来的一种易感基因,这种易感基因更容易发生某种疾病。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如果父母都得了某种肿瘤,那么子女得这种肿瘤的几率就会高于那些父母没有得这种肿瘤的人群。但淋巴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遗传倾向性。”

  淋巴瘤容易被误诊 四方法提高确诊率

  淋巴瘤发生在人类身上任何部位,体表淋巴结、纵膈、咽部、鼻腔、腹部、胸部、皮肤、骨髓等等,所以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面对我国高发的淋巴瘤现状和复杂的发病部位,罗荣城教授主要介绍了四个方法提高淋巴瘤确诊率:

  1.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主要是无明显原因的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2.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恶性淋巴瘤的金标准,也是淋巴瘤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恶性淋巴瘤有很多亚型,目前它的分类已经从单纯组织细胞学分类到结合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阶段。各个不同的亚型治疗的策略和方案不一样,所以根据其分子分型不同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当今最好的医学模式。采用流式细胞、免疫组化、FISH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达到准确分型是取得好疗效的前提和保证。

  3.影像学诊断

  CT、MRI、PET-CT、超声内镜等对了解肿瘤侵犯部位程度、临床分期、疗效观察和发现复发病灶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骨髓功能和骨髓象、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本文受访专家简介:

  罗荣城,我国著名临床肿瘤学专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主席,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等学术兼职。主要从事肿瘤学医教研及医院管理工作。

  医疗特长:

  主要从事临床肿瘤学医、教、研工作,在肿瘤生物与免疫治疗、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微创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是我国肿瘤生物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循证医学模式的积极倡导者和开拓者,在肿瘤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诊疗和生物治疗。

本文指导医生:
罗荣城

罗荣城教授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一科

擅长疾病: 擅长肿瘤内科综合与生物免疫治疗,尤以肝...[详细]

(责编:郑梦雪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巴瘤的具体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目前的多数观点认为淋巴瘤的发病和病毒感染有关。其次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 病毒感染:EB病毒的感染被认为是导致淋巴瘤的重要原因,乙肝病毒感染后患淋巴瘤的几率也会增加,而且曾患过乙肝的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环境因素:卫生条件差、环境条件复杂可能容易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遗传因素:国外某些研究表明,有些淋巴瘤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而且多表现为同性遗传,比如父亲如果患过淋巴瘤,儿子得淋巴瘤的几率可能会比其他人高出5-10倍。

Q: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病因

原发性淋巴瘤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病毒病因学说颇受重视。1.EB病毒: 又叫人类疱疹病毒,1964年Epein等首先从st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传代培养中分离得Epstein-Barr(EB)病毒后,这种DNA疱疹型可引起人类B淋巴细胞恶变而致Burkit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有明显地方性流行发病规律,这类病人80%以上的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定度明显增高,而非Burkitt淋巴耧者滴定度增高者仅14% ,滴定度高者日后发生Burkitt淋巴瘤的机会也明显增多。反此都说明EB病毒可能是Burkitt淋巴瘤的原因。用荧光免疫法部分HD病人血清也可以发现高价抗EB病毒抗体,HD患者淋巴结连续组织培养,在电镜下可见EB病毒颗粒,在20%HD的里-斯(R-S)细胞中也可找到EB病毒。2.逆转录病毒:70年代后期,美国Gallo和日本Yoshida发现逆录病毒与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1976年日本发现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有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且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HTLV Ⅰ被证明是这类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另一逆转录病毒HTLV Ⅱ进来被认为与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有关。3.免疫功能低下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决定对淋巴瘤得易感性,近年来发现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伴发淋巴瘤者较正常人为多;器官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发生恶性肿瘤者,其中1/3为淋巴瘤,干燥综合症中淋巴瘤发病数比一般人高,在免疫缺陷下,反复感染、异体器官移植以及淋巴细胞对宿主的抗原刺激等均可引起淋巴组织的增殖反应,由于T抑制细胞缺失或功能障碍,机体缺少自动调节的反馈控制,淋巴组织无限增殖,终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3. 幽门螺杆菌:胃粘膜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抗原的存在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改善其病情,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该类淋巴瘤的病因。

Q:原发性淋巴瘤的病因

原发性淋巴瘤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病毒病因学说颇受重视。
1.EB病毒: 又叫人类疱疹病毒,1964年Epein等首先从st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传代培养中分离得Epstein-Barr(EB)病毒后,这种DNA疱疹型可引起人类B淋巴细胞恶变而致Burkit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有明显地方性流行发病规律,这类病人80%以上的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定度明显增高,而非Burkitt淋巴耧者滴定度增高者仅14% ,滴定度高者日后发生Burkitt淋巴瘤的机会也明显增多。反此都说明EB病毒可能是Burkitt淋巴瘤的原因。用荧光免疫法部分HD病人血清也可以发现高价抗EB病毒抗体,HD患者淋巴结连续组织培养,在电镜下可见EB病毒颗粒,在20%HD的里-斯(R-S)细胞中也可找到EB病毒。
2.逆转录病毒:70年代后期,美国Gallo和日本Yoshida发现逆录病毒与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1976年日本发现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有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且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HTLV Ⅰ被证明是这类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另一逆转录病毒HTLV Ⅱ进来被认为与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有关。
3.免疫功能低下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决定对淋巴瘤得易感性,近年来发现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伴发淋巴瘤者较正常人为多;器官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发生恶性肿瘤者,其中1/3为淋巴瘤,干燥综合症中淋巴瘤发病数比一般人高,在免疫缺陷下,反复感染、异体器官移植以及淋巴细胞对宿主的抗原刺激等均可引起淋巴组织的增殖反应,由于T抑制细胞缺失或功能障碍,机体缺少自动调节的反馈控制,淋巴组织无限增殖,终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3. 幽门螺杆菌:胃粘膜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抗原的存在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改善其病情,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该类淋巴瘤的病因。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