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顺时养生 中医教你夏季养生法

家庭医生在线 家庭医生 2012/8/11 15:07:29

  了解中医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因为中医有个很大的特点——思维倾向于感性、具体,且具哲学思辨色彩。如果你抛弃成见,中医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夏天,从立夏到立秋,总共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夏天这三个月中,自然界的阳气已渐渐达到洪盛的地步。一方面天阳下逼,另一方面地热上腾,这样的天地之气相交合,大大促进了万物的“华实”。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这样的养生认识“预告”给人们:夏天万物皆荣,阳盛于外,养生者应注意养护阳气,以适应此时自然界阴气不足的环境。

  顺时养生,不与大自然较劲

  我们知道,天地万物都有恒定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就季节而言,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大特色分明的季节。人们如果想健康长寿,就要遵循这个自然规律,或者说适应这个“潮流”,这就是中医“顺四时,天人合一”的思想。

  违背这个规律,硬要与大自然“较劲”“逞能”,那吃苦头的终究还是人类。因为,不管人有多大本事,都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例如,尽管现代医学和科技十分昌明,仍然无法改变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夏三月,人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这本是好事,但如忽略夏季养生要领,就可能变成坏事了。夏天人的阳气虽足,却容易外泄;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出汗多,容易脱水;天气太热,容易影响人的食欲;人们也容易因贪凉而染病……

  心火过旺,肺、肾易虚亏

  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但有一种病却是有所潜伏,直到秋季才发作的,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即《内经》所说:“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必须说明,这里说的“心病”,不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

  古书上所提及的“心”,实际上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精神”“心理”。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囚(肾易亏)、金死(肺易虚)的季节。

  心火一旺,则火克金,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攻现象,故肾水易亏。

  气顺则顺,气乱则逆

  一般人对夏天应防“肺虚肾亏”的理念是很容易接受的,而对正处于很旺时的“心”应该重点保养,就往往掉以轻心了。

  古代没有空调设备,到了夏天酷热难当时,人们的心情就特别烦躁;现代人到了夏天,虽可使用空调,但在骄阳似火的日子也容易心神不安。更何况空调并非万能之品,只有学会自我调节,才是上策。

  那么,怎样进行自我调节呢?《内经》说得好:夜卧早起(大意为:稍晚一点睡觉,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睡眠不足时可适当以午睡补充),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大意为:切勿因厌恶长日而心情烦躁,滥发脾气),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大意为:要精神饱满,成就夏季应有的秀美,并充分宣泄),若所爱在外(大意为:就像面对心仪的对象,情志应充分外露而不需内藏),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大意:这才是适应夏天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内经》这段文字之妙,在于通篇讲的是“气”,夏季养生的关键是使人“无怒”,“气旺”应充分、正常地“宣泄”,但不能“乱”。心情烦躁就“乱”,就是“气逆”,就会使“神志”受伤。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到了夏天,一方面,客观上利用饮食起居调摄而保健,另一方面,则不可忽视主观上的调息静心。到了夏天,不妨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可使人心旷神怡的活动:适当晨练,适当娱乐,适当地避暑休养……总之,入夏之时,养“心”为上,养“心”为先。谨记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名言:“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

(责编:吴任飞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夏季养生多夏季有哪些养生吃生津止渴的食物?

夏天可多吃花椰菜、金针菇、菠菜、南瓜、莲藕5种食材,除了都具清热功效之外,花椰菜能生津止渴;金针菇能补气养血;菠菜则能润肠通便;南瓜可补中益气;莲藕能安神。中医师特别用这些食材设计养生菜肴与茶饮,除茶饮为一人一份之外,其他菜肴皆为4~5人份,适合全家一起吃,越吃越健康。

Q:夏季如何养生保健?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皮肤毛孔舒张,加上夏季又是阳气最旺盛之时,适当补充阳气更利于夏季养生。因此中医养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生姜性辛温,具有和胃补脾护阳的功能。夏季阳气上浮,内在脏腑的阳气空虚和损耗,多吃点生姜,可适当扶阳。其实天灸疗法也是这个道理,天灸的药膏一般选用麻黄、生姜等温热性的药物,通过人体相对应的穴位治疗。由于穴位具有通道双向性的热点,加上夏季穴位通道较为通畅,药物渗透与吸收后,温煦肺经阳气,能把暗藏在身体内部的寒邪化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Q: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等内容。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