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校正血糖仪?

家庭医生在线 2012/6/27 17:41:40 举报/反馈

  为了保证血糖仪检测值的精确,发生以下四种情况最好校准一下,即第一次使用、使用一瓶新试纸时、怀疑血糖仪或试纸出现问题时、血糖仪摔碰后。校准血糖仪 要用已知浓度的模拟血糖液,要注意模拟血糖液在开瓶后3个月内有效,不宜储存在温度超过30摄氏度的环境下,也不宜冷藏或冷冻。

  需要提 醒的是,有时血糖值偏高或偏低可能并不是血糖仪的问题。如贫血患者用血糖仪测定血糖结果可能偏高,红细胞增多症、脱水或高原地区则会偏低。患者过度紧张会 使血糖升高,使用某些药物会对测定结果有影响,例如大量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会使结果偏低。此外,静脉滴注葡萄糖会使结果偏高,大量输液也会影响测定结 果。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怎样自我检查血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五驾马车之一,血糖监测的结果可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很多糖尿病患者自己购买了血糖仪,这样可以自己在家经常查血糖,方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自测血糖应该如何操作?  (1)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注意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  (2)用温肥皂水洗手,然后彻底冲洗并擦干手;  (3)手臂下垂10~15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  (4)选择手指两侧部分而不是指尖采血,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每次采血不要在相同部位,可以避免手指溃烂或皮肤变粗硬;  (5)将采血针头装入采血笔中,并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  (6)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轻挤一大滴血,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上;  (7)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再将血滴在试纸上;  (8)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  (9)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采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未干、未将血糖仪代码调到和试纸一样时,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血糖仪都有售后服务,要定期到购买的商店或厂家指定处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或到医院与抽血检查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血糖测量时不能用力挤压手指,大力挤压会使组织液进入血液,使局部血糖下降,影响测量值。

Q:怎样自我检查血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五驾马车之一,血糖监测的结果可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很多糖尿病患者自己购买了血糖仪,这样可以自己在家经常查血糖,方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自测血糖应该如何操作?  (1)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注意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  (2)用温肥皂水洗手,然后彻底冲洗并擦干手;  (3)手臂下垂10~15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  (4)选择手指两侧部分而不是指尖采血,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每次采血不要在相同部位,可以避免手指溃烂或皮肤变粗硬;  (5)将采血针头装入采血笔中,并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  (6)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轻挤一大滴血,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上;  (7)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再将血滴在试纸上;  (8)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  (9)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采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未干、未将血糖仪代码调到和试纸一样时,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血糖仪都有售后服务,要定期到购买的商店或厂家指定处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或到医院与抽血检查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血糖测量时不能用力挤压手指,大力挤压会使组织液进入血液,使局部血糖下降,影响测量值。

Q:用血糖仪测血糖准确吗

你好,家用的血糖仪也需要定期校正的。需要及时与静脉血糖数值对比。血糖仪使用简单方便,是糖尿病患者必备的。要时时保证其准确性,否则影响糖尿病的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