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警惕:低血压或心脾肾气血阴阳不足

转载 来源: 我爱养生网 2012/5/31 0:06:11

  高血压大家都知道,可是低血压呢,经常忽略低血压的存在。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且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基本上,血压是人体维持血液循环的原动力,由心脏收缩力的强弱、血液量的多寡及血管壁的阻力来决定血压的高低,因此,正常人的血压都差不多,但姿势性、症状性等因素所引起的低血压,就有接受治疗的必要性。

  姿势性低血压患者在卧位、下蹲位突然变成直立后,或长时间站立时就会引起低血压,病因在中枢性或末梢性血管系统障碍;体质性低血压与体质瘦弱有关,一般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只是容易疲劳而己,不必治疗;至于症状性低血压则是受到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

  根据低血压的临床表现,类似中医的眩晕、虚劳、晕厥等范畴。中医认为,这是心脾肾三脏气血阴阳不足所致,且以慢性虚证为主,依据传统中医辨证,以心脾肾三脏气虚或阳虚为主要病因,且往往三脏的症状经常参杂互见,主要辨别方式为虚者是以哪一个脏腑为主。

  例如心气虚患者容易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少气懒言、脸色苍白等症状,治宜益心气、滋心阴;脾阳虚患者容易出现身体消瘦、没有足够的力气、胃口不好、腹胀、便溏及中气下陷等症状,治宜健脾助运。

  肾虚患者通常会有眩晕、眼睛看东西看不清楚、腰膝酸软、精神疲劳、健忘、身寒肢冷,治宜温补肾阳。

  建议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与护理,但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接受治疗。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等内容。

Q: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预防第二次中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些年来,脑中风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年龄日益年轻化,精深的中医文化中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预防第二次中风吗? 1.中医养生预防脑中风强调三因制宜,合理饮食:夏季指导患者多食寒凉滋润的食物,如:绿豆;秋季指导患者使用平补温补的食物,如:黑木耳等。“因地制宜”,例如根据东北地域特点,指导患者使用生津、润燥之品,如:雪梨等。“因人制宜”,例如针对体寒者指导使用热性食物,如:红糖等;体质偏热者食用寒凉食物,如:莲子等, 2.中医养生预防脑中,注重调理情志,内守精神:针对不同病人,运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消除疑虑,丢掉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患者的悲观绝望情绪。 3.中医养生预防脑中风提倡适当运动,加强功能恢复:卧病在床的患者,家人要积极加强对病人的护理,辅助其在床上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进行四肢按摩等。能够独立行走的患者康复期要注意适当进行户外有氧运动,有利于预防再次发生中风。 4.中医养生预防脑中风还要做到穴位的按摩,以点按为主要方式,选择按摩的部位最好是上肢的风驰,肩井,尺泽,曲池等穴位。 5. 中医养生预防脑中风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预防脑中风发生。例如平时红花、桃仁泡开水喝,另外对于有脑中风病史的患者,秋冬季可以用黄藤南菖汤和脑心康煎服,黄藤南菖汤的主要成分为大黄12克、鸡血藤60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5克,脑心康的主要成份是水蛭、蚯蚓、制首乌各6克,具有较好的功效。 此外,中医养生预防脑中风还强调日常饮食的调理,多吃一些食物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血脂等,也能有效预防二次脑中风发作。例如黑木耳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能扩张血管,降压、降血脂;生食大蒜或洋葱能增强纤维蛋白活性,抗血管硬化。

Q:中医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