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病从口入,预防甲型肝炎

转载 南方医院 翁勰/陈永鹏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2/2/10 8:08:55 举报/反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永鹏

  1988年的在校大学生或许记得,当年的春节结束回学校后,学校高度紧张,规定同学之间见面不可以握手,来自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同学还要被请到单独的校舍居住一段时间,不可以与其他同学接触,什么原因呢?一切源于上海的“甲型肝炎流行”。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1至2月中旬发病形成高峰,3月病情得以控制,计有29万人患病,医院爆满,不得不在各单位开办临时病床,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甲型肝炎流行,震惊全国,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究其原因,罪魁祸首乃是毛蚶;毛蚶肉味鲜美,乃公众喜爱之食物。俗话说,“病从口入”,甲型肝炎的流行真应了这句名言。那么,何以进食毛蚶会导致“甲型肝炎”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吗?如何及早发现呢?

  甲型病毒性肝炎(俗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通俗地说,有传染性的甲肝病人粪便中含有甲肝病毒,一旦病人粪便直接或通过苍蝇间接污染了饮用水、食物、用具及生活中密切接触的工具、玩具,病毒随之污染,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如果食物未煮熟、饮用水未经过充分消毒或煮沸而直接饮用,或我们没有做到餐前规范洗手经过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凡是未被甲肝病毒“侵犯”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是甲肝病毒的“攻击”对象。由于甲肝病毒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故在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因为甲肝病后患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被甲肝病毒“侵犯”后一般都有甲肝抵抗力,至成年期, 患甲型肝炎者减少,老年人患甲肝的更少。

  被甲肝病毒侵犯后,大多数可以没有任何表现,悄然获得“抵抗力”,少数人发病急,早期常常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炎”,但医生的检查常常发现肝肿大,化验肝功能指标常常发现转氨酶很高,有的甚至高达1000-2000U/L,后期还可以出现身黄、眼睛黄等“黄疸”,当然,并非所有的病人都会出现黄疸;当然,甲型肝炎的确诊主要依靠化验血液甲肝IgM抗体。甲型肝炎的整个病程2~4月。甲型肝炎一般不转为慢性和带病毒状态。

  甲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大约在15~45日(平均30日)后发病,因而,健康人接触甲肝病人后,会被“隔离”一个半月观察是否被传染。

  甲型肝炎治疗:首先,饮食以合乎病人口味,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类食物,脂肪类食物不宜限制过严。 其次,早期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最后,给予必要的药物护肝、营养支持等处理。

  归根结底,甲肝重在预防,注重日常生活卫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对于防止甲肝感染至关重要;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学校及家长尤其要加强相关教育。例如,饭前便后要规范洗手,洗手按卫生机构推荐的步骤进行,避免在饮食卫生没有保障的餐馆就餐,不喝生水,对水产品要确保煮熟后再吃。真正做到杜绝“病从口入”。

  由于各种原因,要完全靠强调饮食卫生来预防甲肝传染还不现实,最有效手段还是接种甲肝疫苗。通过甲肝疫苗的接种,可使儿童获得较持久(至少20年)的免疫力。而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尤其出现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耽误或自己乱用药,以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问与答:

  问:我和肝炎的患者一起吃饭,是否会被传染?

  答:和肝炎患者一起吃饭是否会被传染,要看是和什么肝炎患者一起用餐。一般来说,经肠道传播的肝炎病毒极有可能引起饮食途径的传播,主要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两种。它们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患者体液和粪便可能污染食物和餐具,使其成为传染源。另外一些食物,如海产品、肉类,极易感染病毒,成为肝炎病毒寄生、复制之处,一旦食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 很有可能得急性肝炎。

  和乙肝、丙肝患者一起用餐一般不会被传染,除非患者和被传染者都存在口腔溃疡。目前知道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如医疗需要(输血、注射、手术、镶牙、针灸等等)、静脉吸毒、性乱等,都会传播乙肝或丙肝。

  预防肝炎应该首先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注射肝炎疫苗(如甲肝、乙肝疫苗等)。因为是否得肝炎,还与被感染者的免疫功能、机体状况有关。因此,平素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要酗酒和过度劳累,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魄。

  问:既然吃饭不传染乙肝,为何有乙肝“大三阳”的家庭,乙肝阳性者比较多?

  答:乙肝在家庭中的传染,并非通过吃饭传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间接接触乙肝病毒的机会,家庭中的乙肝传染者,可以因皮肤破损,包括刷牙、刮胡子、外伤出血等途径而导致乙肝病毒污染牙刷、刮胡刀、指甲钳及家具,女性患者月经期内裤也可通过与其他家庭成员衣物一起洗涤而污染衣物,当有皮肤、黏膜破损的其他家庭成员接触上述物品时,乙肝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染就发生了。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病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HA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aviridae),其感染仅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无慢性肝炎表现。

Q: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原因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主要是由肝细胞被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甲型肝炎耐高温、耐恶劣生存环境。其感染与个人卫生条件有关。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是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而得病。儿童和年轻人易患甲型肝炎,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甲肝—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

Q: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怎么样的?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