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医改

防过度医疗需根除体制病灶

转载 02月29日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医疗弊端正抵消着国家数以万亿计的公共卫生投入和政策投入效应,也在拉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多年来,国家在基层卫生资源建设、新农合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不久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的《不同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比较研究》显示,新农合和自费患者成为过度医疗的重点对象。他们经济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因病返贫、致贫。这不能不令人警醒。

  当前,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反观医疗改革,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缺乏协调统一,经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为了应对降低药费比重的要求,小病大治、大病豪治、过度检查等名目粉墨登场。因此,要杜绝各种医疗弊端,就必须有正视矛盾、正本清源的决心。多年来,无论是医患关系紧张、少数医护人员医德低下,还是过度医疗,根源都在于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医院要想不关门歇业,就得以药养医,别无第三种选择。经过多年膨胀,该体制已经寄生了庞大的利益群体。因此,必须下定决心,改变现行的不合理管理模式,让政府重新担当公共卫生的主角。

  消除过度医疗弊端,还有赖顶层设计。一位公立医院的院长统计,2010年收到了90多个关于改革的文件,2011年则超过100个,接待了来自不同部门的60多次检查。院长感叹:改革到底要听谁的?事实上,在不少地方,由于顶层设计缺位,改革缺乏配套政策的推进,虽然医改经验频出,但难以推广。

  多年的改革让我们储备了充分的政策经验和物质条件,也有许多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借鉴。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根除体制性病灶,遏制医院的“逐利冲动”,变过度医疗为适度医疗,变医疗设备的比拼为仁心仁术的竞争,变对患者“腰包”的关注为对其权益的重视。(胡劲松)

(责编:陈文颖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