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性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性教育能否自学成才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1/10/13 9:42:43

《成长的脚步》陷尺度难题:性教育不能自学成才

《成长的脚步》陷尺度难题:性教育不能自学成才

  9月,一则“教育部要求性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的消息,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就在此前一个月,被誉为“北京市首部性教材”的《成长的脚步》因内容“过于直接”、“尺度太大”,陷入舆论纷争;紧随其后,沪上首本性教育教材《男孩女孩》刚上架就尴尬停售……至此,性教育仿佛陷入一个迷途。

  性教育怎么走进学校?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该怎么上?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其实,南昌不少高校也开设过不少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不过大都是选修课,很少有必修的课程;而专门谈性的,或是教学生谈恋爱的课程更是寥寥无几。

  课程内容包括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在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中,内容规定了高校开设心理健康的必修课程。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两种开课方式: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除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明确要包括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FDPageBreak}

  大学生希望学到正确的恋爱知识

  由于性的话题过于尖锐和敏感,让很多高校不得不有所回避,或者是开出相对温和的课程。记者获悉,早前浙江农林大学心理学老师许志红博士在学校开设了一门教学生“谈恋爱”的讲座,备受大学生们的追捧。许志红的“大学生恋爱与交往”的讲座本来只有一场,专门教大学生如何“谈恋爱”和“善交往”的知识。讲座一经举办,就受到了学生的热捧,为此还应邀举办了多场,且场场爆满,不仅有低年级的学生,也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参加,甚至连一些年轻的未婚老师,也偷偷坐在角落听讲,每次讲座过后学生总是好评如潮。

  对此现象,受访的不少高校学子说:“我们80、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相伴,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确实还需要提高,尤其是在谈恋爱等方面,即使出现了问题也没有人可以请教,所以学习一些正确恋爱的知识,确实很有必要。”

  “性教育”不能靠孩子自学成才

  “猜一物,此物孩子非常渴望知道而家长却一点都不想让他们知道,结果往往又是家长后悔应该早点让孩子知道。”这类脑筋急转弯似的问题,对有切肤之痛的家长来说,答案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性”。虽然黄段子黄笑话在成人社会里有点泛滥的趋势,可是家长们总是“很傻很天真”地期待,孩子的世界是亚当夏娃吃苹果前的纯真,单等一个个残酷的现实把自己砸醒后才后悔,“性教育”还真不能靠孩子自学成才。

  然而,在其他很多国家,性教育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遑论扭扭捏捏。在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即便是与中国传统观念相似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国,性教育也通过法律制度进入正规化和常态化,这何尝又不让国人自叹弗如?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早期的性意识需要引导。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年龄的需要。当孩子开始拥抱他们自己对性的感受、好奇和冲动,引导他们将他们对自身这种新的成长经验跟发自内心的欢乐喜悦联系起来,而不是跟愧疚和羞耻联系起来。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感需要培养。孩子在日常同伴交往中已经产生了所谓男孩、女孩的概念,从而会做出一些性行为,包括对人体器官的关心。应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结合可以造就一个新人。但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想通过结合达到要一个孩子的目的,只有当两个成人伴侣相亲相爱、长期生活在一起永不分离、愿意相互承担责任、两人都愿意把孩子抚养成人时,才能达到。孩子性好奇当孩子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样的。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行为,不应该打骂孩子,否则女孩容易因此产生“性罪恶”的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会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容易出现“窥阴癖”。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而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会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加之同性和异性孩子之间相互接触有一系列规范要求,因为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性别要求是不同的。这种男女性别适当心理的形成更需要进行相应的性教育。平时家长也应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时提醒孩子如何适时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坏人的伤害。

Q:6岁男孩书包里有女孩内裤,父母怎么办?

您好;这种情况应该都和孩子交流,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在长身体尤其是第二性征出现的同时,尚未跟上步伐,因而对自身既感到神秘而又陌生与好奇,这个阶段如果不给予合理的性心理教育,就容易出现问题。一般来说接受过性教育的人更有可能在初次性行为中使用保护措施,他们的性伴侣也更加稳定可靠,不会和与自己年龄差超过三岁者发生关系。这种情况应该教育孩子这个年龄是不能和异性有性行为的,

Q:怎么进行性教育?

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时期:3岁前是口唇期,宝宝喜欢吃奶嘴,吮手指;3岁是性朦胧期,孩子开始探索性的问题;6-8岁是学龄期,男孩和女孩发育相对偏差不大;10岁左右是青春前期,男女生逐渐疏远;进入青春期后,女生乳房发育,男生睾丸增大,中晚期时女生月经来潮,男生射精。 在上述五个时期中,3岁性朦胧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父母应对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给予正面解答,不要随便敷衍。善用抚摸让孩子了解身体的性器官。当孩子长到5、6岁,懂得看图识字后,借助卡通图书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也是很好的方法。漫画中既有男女生殖器官的图片,也有宝宝怎么出生的图解,父母按图说话,方便又直观。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