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人际交往原则:好事勿做尽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0/6/12 9:46:52

  当我们初入社交圈子时,有时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那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全心全意的为对方做事以其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这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心理专家如何分析。

  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然而即使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但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

  因此之所以说“好事一次做尽”可能达不到想要的目的,这是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其实,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卡耐基成功人际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

  可见,“好事不能做尽”,这样的一个人际交往原则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关于人际关系的更多内容,如果需要了解可以向本站心理专家在线咨询。

(责编:彭碧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为什么我让男上司“退步”?

你的问题不应过多追究“口”的原因,应该多往“心”里想想。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际交往中距离的不同会带来心理效果上的不同。正常的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生理距离,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交往存在着暧昧的潜在可能性,更应注意。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人际交流过程中可按彼此距离的大小来划分不同的空间类型。第一种距离为亲密空间,其范围在0~46厘米之间;第二种是个人空间,为46~120厘米;第三种是社会空间,为120~300厘米;最后一种是300厘米以上。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是需要空间距离的。所以男上司对你的反应只是一种自然动作,不必介怀。

Q:人际交往要遵循哪几方面的交往法则?

人际交往中要遵循以下两方面的交往法则: 、在人际交往中,适度把握心理疆界,并尊重对方的心理疆界,往往比热情的付出更重要。空间距离常常反映我们的心理疆界,空间距离可以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四种。公共距离最远,一般在3米以外。社交距离在~3米之间,是指在那些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比如与在参加会议时临时认识的某个人交往。个人距离在0.5~米之间,通常熟人和朋友多采用这种距离,这个距离正好是伸手就可以握手,但不至于触碰到对方身体的距离。而亲密距离是最近的距离,一般在5~50厘米之间,有时甚至是零距离,这一般是夫妻、恋人、亲子或是特别亲密的朋友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属于这个范畴的关系,这样的距离会让人很难受,甚至觉得被冒犯。 2、其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交往法则。一段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通常要经历好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刚刚相识,到之后的稍稍了解,到愿意稍作自我开放,再到比较多的自我开放,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人来熟”的一方,不遵循这个发展规律,试图一下子和对方建立很密切的关系,常常会适得其反,让对方产生厌恶感。

Q:人际关系恶劣怎么办

你好,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