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0/4/21 12:02:02

  很多人认为高压锅做饭较为费时费力,殊不知,研究表明,用高压锅煮饭,不仅能使米饭香软,有更好的口感,还能留住营养,省时省料。

  米粒表面的结构主要是由纤维素和蛋白质构成的。用高压锅煮饭,高压锅内的蒸汽、水分会更有效地均匀浸透到米粒内部,使米粒很快分解变性,极易被人体吸收。如果是粗粮、糙米使用高压锅效果更明显。而用普通锅煮饭,就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因此用高压锅煮饭相比普通锅煮饭,省时省料,并且做出的米饭也更香软可口,很受人们欢迎。此外,如果蒸煮糙米饭、杂粮饭,由于蒸煮的时间比较久,用普通锅的时候,米饭中大量的B族维生素会大量流失,而用高压锅蒸糙米饭,时间从常温下的90分钟缩短到30分钟,减少了损失。同时,由于锅体完全密闭,能避免接触过多氧气,又减少了因氧化造成的损失。

  使用高压锅时,由于锅里的温度高、压力大,所以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锅盖的阀座气孔是否畅通,安全塞是否完好;锅内食物不能超过容量的2/3;当加温至限压阀发出较大的嘶嘶响声时,要立即降温。

(责编:吴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高压锅煮饭和电饭锅煮饭,哪个的营养会高呢?

你好,两者都不会导致营养流失的。

Q:煮饭到底该用冷水还是热水?哪种方式更健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煮饭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先放冷水,有时候也会放热水。但是煮饭对这个水位也会有讲究的,那么究竟是先放热水还是放冷水,哪种方式更好更健康? 1、开水煮饭,可以缩短蒸煮时间,保护米中的维生素。由于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只有在水温60度以上时,淀粉才会吸收水分膨胀、破裂,变成糊状。大米含有大量淀粉,用开水煮饭时,温度约为100度,这样的温度能使米饭快速熟透,缩短了蒸煮时间,防止了米中的维生素因长时间加热而遭到破坏。维生素B1是大米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糖类的代谢,维生素B1和所有B族中的维生素一样具有水溶性,多余的B1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必须每天补充。而如果用生冷自来水煮饭的话,在煮饭过程中,会大量破坏维生素B1,煮饭时间越长维生素B1损失越多,而将水烧开可使其中的氯气挥发,避免破坏维生素B1。所以用开水煮饭更营养。 2、将水烧开后可使其中的氯气挥发,避免破坏维生素B1。维生素B1是大米中最重要的营养成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糖的代谢,如缺乏它,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疲劳、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肌肉酸痛、脚气病,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加氯消毒的,若直接用这种水进行煮饭,水中的氯会大量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用烧开的水煮饭,氯已多随水蒸气挥发了,就大大减少了维生素B1及其它B族维生素的损失。 总之,用热水煮饭比用冷水煮饭势必更有营养,更健康,但是不管用哪种水煮饭,都不能煮成夹生饭,也不要也不能煮糊了,养成一个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平时尽量多吃些水果蔬菜,有时间多锻炼身体,更有助于身体健康。

Q:用开水煮饭好还是用冷水煮饭好

你好,在一般人的眼里,用开水煮饭与用冷水煮饭并无多大的差别,可是从营养角度看,两种方法做出来的饭,营养成分大不一样。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米饭用冷水捞后再蒸,米饭中维生素B1损失67%左右,如果用开水煮饭,维生素B1的损失可比冷水直接煮饭减少10%左右。 因此,养成用开水煮饭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就餐者的身体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6🈷27号末次月经,8月1号hcg140,这个是同房多久得 灰指甲 较厚,已有5六年了 身上一直痒痒 但不起疙瘩 就全身痒痒 一挠都是红手指头缝里也 手臂血管和手筋断了,手术后现在已经拆线,但是无法伸直,想伸直 本身肺呼吸不太健康,溺水救上来意识清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或者要 七月二号同房的,十四号开的例假比上一个月提前了一周,例假就是 鼻子里有个小的柔软的东西在鼻子刚能碰到的地方,而且那个东西还 帕金森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在于哪些地方呢? 鼻子里有个小的柔软的东西在鼻子刚能碰到的地方,而且那个东西还 服用替普瑞酮后头痛还可以继续服用吗 帕金森患者一般会从身体的一侧发病,然后逐渐蔓延到对面一侧的肢 很多帕金森患者都会出现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 大多数帕金森患者会出现行动不便等症状? 脸上真菌感染用萘替芬酮康唑,因为我全脸涂,过敏严重,脸发热发 帕金森带给患者的另外一种痛苦就是让患者逐渐慢下来? 帕金森严重后会让患者没有办法进行日常简单活动? 手臂划伤,伤口深,已过14小时,表皮缺失,可以缝针吗?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问题,如失眠、梦呓和夜间不安? 不同阶段的帕金森也会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不适感? 随着病情的加重,帕金森患者会出现完全的行动能力丧失? 显示全部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