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家庭医生在线 马志国 来源: 《家庭医生》 2008/6/5 18:06:57

    小光是个六岁男孩,一年级小学生。妈妈和爸爸在外地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小光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最近,小光常常不肯吃饭,不吃不喝,像个病人一样。闹得爷爷奶奶很头疼,每到这时只好招呼小光的妈妈过来。小光的父母也不知怎么回事,只记得起初好像很偶然。那是他们从外地回家的一天晚上,小光突然地就不想吃饭,什么也不说。那次,妈妈关切而焦急地劝慰小光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行,那会得病的。妈妈还专门给小光做了爱吃的饭菜,陪着小光吃完。此后,小光常常隔一些日子就不肯吃饭了,而且随后真的就闹病,闹病了就更是不吃不喝。每到这时候,在外地做生意的妈妈就只好回来亲自照顾小光。说来也怪,只要妈妈回来,小光就什么毛病也没有了。

  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小光妈妈很困惑。

  原来,小光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到外地去经商了。小光的幼年是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在爷爷奶奶这里,还有叔叔的一个孩子,总算让小光有个玩伴儿。但是,叔叔家的弟弟每天都能见到爸爸妈妈,这让小光很不是滋味,他也想每天见到爸爸妈妈。后来,小光上学之前,爸爸妈妈回到家乡经商。虽然他们还是那样忙,还是没有时间经常和小光在一起,上学放学总是爷爷接送,不过,毕竟小光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妈妈,有时候也能和妈妈一起去逛街。

  入学不久的一天晚上,小光无意间听到爸爸妈妈商量说:看来孩子上学没问题了,现在让爷爷再接送一段时间,再大些就可以自己上学放学了。过些日子,我们还到原来的地方去吧。虽然小光没有完全听清爸爸妈妈的话,但是有一点听懂了,就是爸爸妈妈又要离开他。于是,第二天,小光就没有心情吃饭了。后来就经常如此,而且经常闹病。

  

    我们可以把这种不期望行为叫做问题行为。小光为什么出现问题行为呢?

  应该说,是成人慢慢地“强化”出来的。在行为心理学上,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造成一个直接的有利的结果,从而使人更有可能以后再次从事这个行为,叫做“行为强化”。这个增强了行为发生概率的结果,叫做强化刺激。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猫的实验证明了行为强化的基本原理。他把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在笼子外面猫能看见的地方摆上食物,在笼子上安装一个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笼门就会打开。当猫刚一被放进笼子时,它做出很多种行为,比如抓咬笼子上的栏杆,把爪子从栏杆缝隙中伸出,以及试图从栏杆之间挤出杠杆,笼门打开了,猫于是能够走出笼子吃食。每一次桑代克将饥饿的猫放进笼子,猫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最后,桑代克只要一将猫放进笼子,它就马上去击打杠杆。因为这个行为在此之前导致了一个直接结果——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就是对猫击打杠杆的行为起到强化作用的结果。

  对人来说,这个强化刺激的结果,可以是任何东西,食物、金钱、语言、表情,而被人关注往往就是一个很好的强化刺激。回到小光的行为上来,最初不想吃饭,只是因为不愿妈妈爸爸离开而出现的一个偶然行为。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行为得到了妈妈的关注这样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他的行为被强化了。于是,只要他想见到妈妈并得到妈妈的关注,就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不吃不喝、进而闹病的行为。孩子身上的许多行为,不论是我们期望的行为还是不期望的行为,都是这样被成人的“关注”培养起来的。我们可能认为亲子之间孩子是被动者,其实,孩子往往就是这样“主动”地控制着成人。至于小光随着不吃不喝而闹病,是当初妈妈那句话的暗示作用导致的躯体化现象,小光只是“扮演病人”,根本不是真的有病。

  面对小光的问题行为,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小光的问题是行为强化的结果,就需要采取“行为消失”的矫正对策。所谓行为消失,是指如果一个行为不再造成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人就会停止这个行为。继续前面的动物试验,当猫不再因为击打杠杆而得到食物的时候,击打杠杆的行为就慢慢地消失了。就小光的行为说,矫正的办法就是在小光不吃不喝的时候,成人要克制自己,不让小光在此时得到被关注这一结果。

  小光的妈妈采取了行为消失的矫正对策,在小光出现不吃不喝的行为时不再去关注他。但是,似乎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小光更强烈地表现出不吃不喝,病症好像也更严重了,而且还有强烈的消极情绪。怎么办?

    这是行为消失过程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旦行为不再得到强化,它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在这个行为减少和最后消失之前,有一个暂时的增强过程。比如,前面的动物实验中的猫会更强烈地击打杠杆,这叫做消失前的爆发。消失前的爆发中的异常行为还包括强烈的情绪反应。此时如果停止使用行为消失的矫正措施,那么,不仅会前功尽弃,使相关行为得不到矫正,而且还会使相关行为表现得更为强烈和巩固。小光的妈妈领会了这个道理,终于咬牙挺了过来,使行为矫正顺利进行下去了。

  小光的问题行为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小光妈妈刚刚要感到心安,忽然有一天,小光的问题行为再一次发生了。这也是行为消失中的一个规律,行为在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发生,这叫做自然恢复。如果此时行为得到了强化,那么行为消失措施将失去效果,使行为出现反弹,今后矫正起来就更加困难。如果此时能做到不让行为得到强化,那么,相关行为不会持续多久,就会最后彻底归于消失了。正是小光妈妈的持之以恒,最终使小光告别了不吃不喝扮演病人的行为。

  当然,类似小光的行为也有其合理性。父母应该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给孩子必要的关注。这是问题的另一面。这里我们只是强调,不要在孩子出现带有要挟成人的行为时再去给孩子以“关注”,以免无意间“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方徽雯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不吃饭怎么回事

家中的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

Q:解决吃饭问题

孩子吃饭香,身体才能长得好,但小孩子却常常不肯乖乖吃饭。比如说,有的孩子不肯吃绿颜色的菜,大多数蔬菜又是绿色的,爸爸妈妈可怎么办呢?这是年幼的孩子在吃上最常见的“毛病”——“吹毛求疵”,他们往往只认准他们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几样食物。爸爸妈妈若硬是把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放在他们面前,孩子会抱怨、嚼几下吐掉,大发脾气,或干脆把东西扔到一边。还有的孩子会像开头说的小甜甜那样,喜欢到处跑、乱发脾气等。  孩子的吃饭问题绝大多数是短期的,问题也不是很严重,父母通常也不会采取什么治疗措施。但有一部分孩子,他们的吃饭问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对家庭生活、对他们自身的健康都有不小的影响,如果经医生检查,孩子的吃饭问题没有医学上的原因,就需要父母多花点心思了。  父母的注意力不要错位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无论问题最初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不当行为都受到了强化。比如,有的孩子为了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故意在吃饭的时候“惹是生非”,爸妈在孩子乖巧的时候不关注他,在他“惹是生非”的时候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甚至亲手喂,非常关注孩子,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对不当行为的强化。  看孩子不愿意吃不喜欢的东西,心疼之下,给孩子爱吃的东西;当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想出去玩、表现出不当行为时,爸爸妈妈允许孩子暂时不吃饭……爸爸妈妈这些常见的迁就强化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引起或加剧了孩子的偏食、挑食问题。  “心”方法解决吃饭问题  “心”病还需“心”药医,孩子的不良行为要靠一些心理方法来调整。规则很简单:孩子乖乖吃饭,就给他奖励;孩子吃饭不乖,就取消“奖励”。  营造欢乐舒适的吃饭环境。  给孩子营造一个欢乐的吃饭环境,是很重要的。孩子的座位要舒适安全,高度要合适,电视、玩具等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应该拿开或减少。  此外,吃的东西应该是适合孩子消化的,而且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如果父母对自己准备的食物不确定,可以询问幼儿园或其他专业机构的营养师,以确定适合孩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  关注并表扬孩子进餐的好行为。  当孩子表现好,如很有进餐的礼貌和规矩,不抱怨,爸妈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宝宝把碗里的饭都吃光了,还吃了青菜,和爸爸妈妈说话也很有礼貌,真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真高兴。”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爸妈要暂时忽视他,当他再度表现好转时,再关注他。  孩子偏爱的食物是天然的“奖品”。  虽然一下子让孩子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不太现实,但家里的家常菜,你还是希望孩子能够高兴地吃下去。比如,人们常吃的青菜。为了鼓励孩子多吃点东西,爸妈可以准备一些孩子爱吃的菜和不大爱吃的菜。比如,孩子喜欢吃鱼,不太喜欢吃青菜,这都是常上桌的菜,你可以对孩子说,吃一口青菜后,他可以吃两口鱼。用鱼来强化孩子吃青菜的意愿,让孩子慢慢习惯和接受青菜。  定下合理的奖赏措施。  定下吃饭时的规矩,如果孩子遵守规矩,就给孩子奖赏。比如:“无论多不喜欢的菜,都不抱怨;盛在碗里的饭,至少吃掉一半;吃到嘴里的东西,不许吐出来。”如果孩子遵守了这些规矩,你可以让他挑选一种他喜欢的东西或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比如,小玩具,点心,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等;如果他一个礼拜都很守规矩,就奖励孩子去公园等。在制定奖赏程序的时候,爸爸妈妈的期望要合情合理。比如,孩子通常只吃碗里八分之一的饭,父母就不要期望孩子马上吃掉一碗饭。一个星期后,孩子能吃掉半碗饭,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奖赏的东西应该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过一段时间,可以把平常的奖赏物换成个新鲜的东西,这样可以一直吸引孩子的兴趣,不会对奖赏厌倦。  “薄惩”孩子进餐的坏行为  如果孩子除了拒绝吃东西,同时有几种不当行为,爸妈可以考虑取消原有的、孩子喜欢的安排。比如,取消原有的休息娱乐时间,不许看电视,取消原本要给他的心爱点心。  另外,父母可以“薄惩”孩子,比如:孩子吐东西后罚他擦桌子、地板等。  经过父母一番耐心又精心的“调教”,孩子会慢慢培养起良好的吃饭习惯的

Q:我家宝宝不吃饭怎么办啊?

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父母应该避免的态度父母除了不要让孩子察觉自己对他不肯吃饭的行为产生担心及焦虑的心态之外,也应该避免出现以下的态度:
1、家中存放过多的零食: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饭,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孩子边吃边玩的结果,便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到了,宝宝却因此而还不饿,当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许多的职业父母在自己赶着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要求宝宝吃快一点,如此便会使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验,因而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父母如果以利诱的方式叫孩子吃饭,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以“吃饭”这件事当作交换条件,造成孩子成就的价值观。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诀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宝宝吃饭不乖,怎么办?许多父母常会发现,一顿饭下来孩子没吃几口、吃饭时不专心,尽管爸妈们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威胁利诱,宝宝还是一口饭也不肯吞进嘴里,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气之外,更多了一些怜惜。关乎“权利之争”的问题家中的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父母应该避免的态度父母除了不要让孩子察觉自己对他不肯吃饭的行为产生担心及焦虑的心态之外,也应该避免出现以下的态度:
1、家中存放过多的零食: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饭,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孩子边吃边玩的结果,便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到了,宝宝却因此而还不饿,当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许多的职业父母在自己赶着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要求宝宝吃快一点,如此便会使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验,因而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父母如果以利诱的方式叫孩子吃饭,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以“吃饭”这件事当作交换条件,造成孩子成就的价值观。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诀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7、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
8、为吃饭增添趣味性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
其实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不要随意的根据自己或宝宝的需要而改变什么.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