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问问医生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病科 > 结节性红斑 > 内容

结节性红斑容易混淆哪些疾病?

2022年07月14日 06:24

结节性红斑 同类疾病

专家回答

黄建林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多发性肌炎和...

  结节性红斑容易与下列疾病混淆,应鉴别诊断:  硬红斑:又称Bazin病。为发生于小腿屈侧面的结节性肿块,偶见于臀部及其他部位。肿块常常破溃。多半发生于16至25岁的青年妇女,冬季易发病,且易反复发作。病人常伴有肺结核、淋趋承核或其他脏器结核。主要病理变化是在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结核样肉芽肿性浸润,伴有干酪样坏死及血管变化。常对称发生,病程慢性,往往旧的损害消退及愈合,新的损害相继发生,硬节、溃疡、疤痕及色素斑常同时存在。初起时皮肤深层有豌豆至指头大的硬性结节,数目不定,常常为数个或数十个,直径大小不等,为数毫米至数厘米。较小结节埋藏在皮下。皮肤表面无任何改变,只可触知,结节逐渐增大。较大硬节接近皮肤表面与皮肤粘连,炎症波及皮肤,皮肤表面往往略微高起,并且变成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边界不清,病人无全身症状,只有轻微触痛、胀痛。数月以后,硬结消退,并留有红褐色色素沉着。部分结节融合形成较大的斑块。部分硬结渐渐软化或破溃,皮肤上发生边缘不整而内陷的深溃疡,周围有浸润。溃疡基底为柔软的暗红色肉芽组织,溃疡不易愈合,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瘢痕上常伴有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  回归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也称Weber-Christian综合征,呈一种特发性的主要累及躯干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膜炎。组织病理有特殊表现。主要病变在脂肪层中,一般分3期:(1)急性炎症期:发生脂肪细胞变性和细胞间炎症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且常见有中性粒细胞核破坏,但不形成脓肿。(2)巨噬细胞期:以组织细胞浸润为主,吞噬脂肪后而成为泡沫状巨噬细胞,并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往往也可见有多核巨细胞。(3)成纤维细胞期:病变中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并有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下脂肪层痛性结节或斑块为特点,往往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肌痛及疲乏、消瘦等症状。与季节无关。皮下结节广泛,可发生于全身,如大腿、臀部及躯干。成批发作,且较深在,表面皮肤仅略红或可呈正常皮色。部分病例可累及内脏。具有多系统损害的回归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称为系统型脂膜炎;仅有皮损而无内脏损害者,称普通型脂膜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红斑如何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区别:结节性多动脉炎神经肌肉变化常有且广泛、有内脏受累、血压常升高、血白细胞数常增高有时明显增高、血中性粒细胞增高、蛋白尿为+、预后差。而结节性红斑神经肌肉变化局限在皮疹区、一般无内脏受累、血压正常、血白细胞数正常~中度升高、血中性粒细胞不增高、蛋白尿为-、预后出现“慢性、反复、良性”。  亚急性游走性结节性脂膜炎:亚急性游走性结节性脂膜炎又称游走性结节红斑、迁移性结节红斑、持久性红斑,为好发于中年女性小腿前外侧面的红色深部结节,结节向外周扩展,融合成坚硬斑块,或中央斑块消退形成环形斑块,数目不等,有疼痛和压痛,不破溃,持续或间歇发作数月至数年,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病理改变为皮下组织的小血管炎,伴有巨细胞肉芽肿性炎性病灶。治疗采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  Whitfield硬红斑:Whitfield硬红斑是一种好发于中年女性小腿的广泛性复发性结节和硬斑,伴有疼痛和压痛,结节不破溃,一般于几年内消退。病理表现为血管炎,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  其他:浅表血栓、皮肤血管炎、皮下感染(典型的如葡萄球菌,以及较少见的病原体导致的结节性淋巴管炎,如申克孢子丝菌、巴西诺卡菌、海分枝杆菌、巴西利什曼原虫、土拉热弗朗西斯菌)、皮下环状肉芽肿可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样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