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那么糖尿病是怎么发展的呢?糖尿病为什么难治疗呢?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务工作者只根据空腹血糖和尿糖来诊断糖尿病,这样使糖尿病不能被早期发现,因而延误了治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血糖升高的规律。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的血糖升高是先从餐后开始的,半年至一年以后空腹血糖才升高。血糖升高的规律是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空腹血糖。也就是说,糖尿病人在早期,空腹血糖可以是正常的。一旦发现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值(>6.1mmol/L),甚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0mmol/L)说明这个人得糖尿病已有一年以上的时间了。
近年来,通过开展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检查,发现由健康人发展到糖尿病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前期,此阶段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但胰岛素受体结合率降低。
第二阶段:糖耐量低减期,此阶段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尚未达到诊断标准。
第三阶段:糖尿病期,此时血糖进一步升高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次,根据尿糖诊断或排除糖尿病也是错误的。因为尿糖除反映血糖高低外,在很大程度上受肾糖阈影响。正常人的肾糖阈值为8.9-10.0mmol/L。就是说,血糖超过8.9-10.0mmol/L时才出现尿糖。但是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血糖很高却无尿糖,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而妊娠妇女或肾性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8.9mmol/L,甚至血糖正常却出现尿糖,这是肾糖阈降低所致。结论是,血糖和尿糖在很多情况下不成正比,如果仅根据尿糖加号去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是非常危险的。基于以上认识,糖尿病易患人群要想早期发现糖尿病,我们建议一定要查餐后血糖(尤其是餐后1小时血糖)及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切实做到未病先防。
诊断不明 故而糖尿病难治
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怀疑患有糖尿病,但是,如果单纯把血糖的测定作为诊断糖尿病就会进入诊断的误区,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在这个误区里。
首先要鉴别可以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比如,慢性肝病、甲亢,应用激素等药物以及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都能引起血糖升高。但这时候他并不是糖尿病,判定糖尿病的依据是胰岛功能是否受损。另外,单纯查血糖不能诊断糖尿病的性质和疾病程度。血糖高既不能诊断出你是1型还是2糖尿病,也不能诊断出你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糖尿病。因此临床医生除做血糖检查外,还必须要给糖尿病人做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兴奋试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测定。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给患者检查是否有早期并发症。
糖尿病是发病率极高的疾病,而且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1型糖尿病就是其中比... 详情>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很严重,尤其是如果糖尿病患... 详情>
1型糖尿病具有终身性,而且好发于未成年人,稳定的控制血糖是目前唯一有效... 详情>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中,80%都是肥胖患者,这... 详情>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时刻监测自己的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因此很多糖友会...详情>
糖尿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带来一定影响...详情>
零食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零食吃不对,可能会影响糖尿...详情>
治疗糖尿病,首选药品就是胰岛素。那么,胰岛素应该如何保存呢?如何判断胰...详情>
在当下,大家常常会听到这些说法:“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长期不吃早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