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频道评测室

中国式养老之路 应该怎么走?

转载 09月25日 来源:光明网

服务模式各有千秋

家住山西76岁的张大娘,老伴过世得早,2个女儿都嫁到外地。老人最近摔了一跤,腿部骨折了,生活不能自理,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女儿们非常焦虑。“有时想到媒体报道的一些独居老人在家去世多日没人发现,就不由感到心寒、害怕。”张大娘的大女儿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到3750万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说,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养老机构不方便就医,医疗机构又不能养老,“加速袭来的银发浪潮,要求我国老年服务业体系作出调整”。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各地基本成形的医养结合模式有:

医养结合进社区。例如上海市在中心城区推行全科医生巡诊制,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资源辐射辖区内的养老院。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或由医疗机构定期派团队上门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或派团队长期进驻养老机构。例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心敬老院的内设医疗机构,通过当地政府协调,由宝塔区人民医院派驻医生和护士,定期轮换。

养老机构自行投资建设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疗团队运营。例如天津天同医养院在创办之初,同时创办了天同医院,还可以对外提供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直接经营养老机构或开设养老专护病房。例如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投资1.2亿元,建设君莲养老服务中心;青岛市11家公立医院设立专护病房,由政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社会资本与地产商合作,配套健康服务进园区。如蓝卡健康集团推出的“蓝卡健康模式”等。

难题浮现——

医保有阻力医院没动力

虽然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但现实中的医养结合之路仍有不少坎要过。

采访中,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反映,即使愿意追加投入开办医疗机构,也批不下来。也有不少老年人家属反映,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可能面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或者单次住院报销额度不够的问题。(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负责人王小龙说,北京仅有1/10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能对接医保,且基本上以公立养老机构为主。

天津天同医养院院长张婼婼告诉记者,该院入住的600位老人,75%以上是失能、半失能者。按照医保的分配额度,平均每个月,只有约20位老人可以获得住院报销,一部分老人需要住院时只能转院。

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支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小龙说,寸草春晖养老院附近的医院有10多家,自己全部跑遍了,没有一家医院愿意签约。

北京市某三级医疗机构一位副院长说,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养老服务并不容易。如果医院开办养老机构,要聘请更多的护理人员,但人力成本高,收费标准却提不上去。如果把医护团队定期派到社区或养老机构,工作经费从哪里来?

青松居家康复护理机构创始人王燕妮坦言,目前在北京探索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进展不是很顺利,原因之一就是无偿的劳动使社区医生缺乏积极性。

破冰前行——

多龙治水格局亟待变革

降低医养结合进入医保的制度门槛,适度提高老年人的单次住院治疗医保报销额度,能不能实现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医保准入方面,上海市迈出了关键一步。2013年2月,上海市发文提出,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目前,上海市100多家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中,有85家已经纳入医保定点。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医院、老人与养老服务机构三者间服务费用的支出问题,应该有制度创新,建立长期照护的保障制度,使医生护士提供的服务有经费的制度性来源。

有专家表示,目前,造成医养结合推进过程不顺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由卫生计生部门主管,医保由社保部门管理,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

王莉莉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卫生、民政、人社、财政等多个部门联合,给予政策扶持。相关部门应协同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建立统一完善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标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可以借鉴日本厚生省下设老健局的模式,设立高一级的统筹协调部门,统筹协调区内养老医疗资源。

党俊武表示,解决养老问题,还必须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产业。

延伸阅读

听听相关政府部门怎么说

在全国政协日前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介绍了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的有关情况。

据孙志刚透露,国家卫生计生委拟与民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目前已完成第二轮征求意见;正在研究制定的《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希望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开展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的试点工作;与发改、民政等部门联合在北京、湖北、云南等地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试点;与教育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推进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

李立国表示,民政部将协调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并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老年人医疗救助;鼓励有条件的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引导鼓励全科医生与居家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通过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方式,方便老年人在家接受康复护理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责编:詹远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