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几个误区

家庭医生在线 赵红莉 来源: 《家庭医生》 2008/2/25 13:11:24 举报/反馈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措施,它不仅有助于血糖更好地维持在正常水平,还能有效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不管病情轻重,都应合理饮食。但糖尿病患者常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本文就一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解释,以期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正确实施饮食医治。

    误区一:米饭吃得越少越好 有患者认为,控制糖尿病,饮食必须节制,而作为主食的米饭,理所当然是吃得越少越好。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米、面、杂粮等,医学上称为碳水化合物,这类食物经胃肠消化后,以葡萄糖形式经小肠吸收至人体。葡萄糖是人体理想的能量来源,若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导致体内能量不足,就会动用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储备。此时,体内脂肪分解,酮体产生增多,可能出现“饥饿性酮症”,严重者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而蛋白质长期分解代谢,很可能引起营养不良,患者日益消瘦、乏力、抗病能力低下,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如结核病)等。此外,在饥饿状态下,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可能引起“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同样难以纠正。

  正确的做法是,因人而异制定饮食,适度摄入热量,并长期坚持,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组成比例要合理,食物品种追求多样化。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除体力劳动者外,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女性为200~250克,男性为300~350克。

    误区二:多吃鱼有益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既然粮食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那么进食含蛋白质为主的鱼类,就不会有这些烦恼,应该可以多吃了。这种看法也过于片面。的确,鱼类主要含蛋白质,表面看并不影响体内血糖水平,实质上,过多的蛋白质仍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使体内血糖升高,并增加膳食中的总热量。另外,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会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引起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饮食疗法提倡平衡蛋白质,即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可摄入蛋白质0.8~1.2克,儿童、孕妇、哺乳妇女、营养不良或伴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1.5~2.0克,合并糖尿病肾病,但肾功能正常者限制至0.8克,血尿素氮升高者则应限制在0.6克。与此同时,蛋白质来源至少要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体内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误区三:不能吃水果 新鲜水果色泽鲜艳、味道甜美,因含糖量较高,许多糖尿病患者怕吃后会引起血糖升高而不敢吃。其实,水果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素果胶,果胶在胃肠道遇水后,与葡萄糖形成黏胶,能减慢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下降,并兼备降胆固醇的作用。另外,水果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铬、锰等),对提高体内胰岛素活性很有帮助。因此,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空腹血糖小于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小于10毫摩尔/升),适当进食各种水果对人体有益无害。一般来说,每日两餐之间吃一个约25克的水果较为适宜。

    误区四:食物吃多了,加大用药量就行 一些患者以为,食物吃多了,加大用药量,使食物和药物两相抵消,血糖自然就不会升高了。事实却是,对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糖目的的药物,如果随意加大用药量,可能加重胰岛负担;而其他类型的降糖药,当用药量偏大时,其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增加;即使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饮食过量必须加大胰岛素用量,并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对身体无益。这种做法万不可取。

    误区五:蜂蜜、蜂王浆有助于降低血糖 蜂蜜和蜂王浆可以降血糖的说法,在糖尿病患者中广为流传。实际上,蜂蜜和蜂王浆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单糖,而单糖较双糖及多糖更易于消化吸收,患者进食后不但血糖不降,反而会令血糖升高得更快。故临床上不提倡糖尿病患者多吃蜂蜜及蜂王浆。

    正确的饮食调理对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建立科学的饮食理念,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会从中受益。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李波祺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及糖尿病并发各种感染等。糖尿病慢性病变有:糖尿病性脑病、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糖尿病性曰腔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肠病、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等。这些慢性病变与糖尿病的轻重程度似无明显关系。有些轻型及无症状的糖尿病人,可在典型糖尿病症状出现前,首先出现心脑血管或神经病变,其发病率与病程长短、开始治疗迟早、治疗效果的好坏似有密切关系。 因此糖尿病要及早尽快治疗。

Q:糖尿病会不会遗传?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 因为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亲属中的高,故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英国Pyke观察单卵双胞胎糖尿病达20余年,1982年他总结了200对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调查分析。 其中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即两个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里都患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90.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54.4%,说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更为显著。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并非100%都患糖尿病,仅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子一代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隔代遗传。 研究工作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Q: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

您好,建议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到当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血糖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各类并发症等。并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调整控制血糖。必要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控制血糖,切忌私自用药。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