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晓月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2/25 13:11:19

    由于公司员工以女性居多,不断地有女员工因为怀孕向公司请长假或辞工,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让老板头疼不已。于是,2000年初公司制定了“限期怀孕”政策,也就是在每年的4至8月(淡季),公司会有计划地允许一部分女员工在这段期间怀孕,我们称之为“生育指标”。每个指标限期5个月,拿到指标的女员工可以在这5个月内怀孕,若错过了此限期,便只能排队等下一轮“指标”了。

    2004年4~8月,是公司为我安排的怀孕期,我和老公陈刚心里都很清楚,如果这期间我不能怀孕,便要再等三年。我已经30岁了,就快迈过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因此,我和陈刚把孕育小生命当成了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陈刚主动戒掉了烟酒,而我还对他实行了一个多月的禁欲,以便他积蓄足够的能量在这期限内让我顺利怀孕。那天晚上,我特意为老公准备了他最爱吃的几道家乡菜,还买了一瓶葡萄酒。吃完饭,又一起看了激情片。很快他就亢奋了起来,而我却有些失常,与以往亲热时的投入和忘情不同,我脑子里老是想着怀孕的事。我想要是我不能怀孕,双方父母一定会很失望的。这些念头交织在我脑海里,我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窘迫。我浑身肌肉僵硬,没多少欲望。陈刚觉察出我的异样,关切地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我忧郁地望着他,不安地说:“老公,我们能成功吗?”陈刚一下就理会了我紧张的原因,温存地安抚我。但我的心不踏实,因为我有好几个姐妹,在怀孕期限里无论怎么折腾,都不能受孕。我越发觉得有些不妙。以前我们的性事一直是和谐美妙的,但这一次,我感觉非常糟糕。

    此后一段时间里,每次性事都是草草结束。陈刚很快就有些兴味索然了。我强迫自己和他完成“功课”。一个多月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一直很准时的月经迟迟没来。我不由得心花怒放:“该不是有了吧?”陈刚跑到外面去买了试孕纸回来。十多分钟后,我们才知道只是空欢喜一场。我非常沮丧,陈刚安慰道:“这事急不得,咱们不是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吗?”姗姗来迟的月事让我更加惴惴不安,在紧张和焦虑中,到了5月下旬,我仍没有“中彩”的迹象。我有些沉不住气了,脾气也越来越急躁,还经常无端发火。

    为了增加受孕的机会,我决定增加做爱的频率。特别是排卵期间,我要求陈刚每天至少和我做爱三次。陈刚愤愤然道:“你一定是疯了,你真当我是种马啊?”我怒气冲冲地说:“如果你还想当父亲,请你用心点、卖力点!”我的话镇住了他,他同意了我的安排。但很快陈刚的身体就吃不消了,有时折腾到深夜,他也不能完成三次。我便让他早中晚各来一次。由于性事过度,陈刚的身体很快显出了疲态。说心里话,我真想让他好好歇一段时间,但一想到越来越短的怀孕期限,我又不得不硬下心肠。有几次,我还把正在酣睡的他弄醒,我百般挑逗他,他仍进入不了状态。

    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忍不住把苦恼倾诉给一个关系很好的大姐,但她也没能给我很好的主意。让我吃惊的是,几天后,公司许多人都知道陈刚“不行”了。陈刚顿时觉得在公司里抬不起头。此后,我们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闹,感情跌入了谷底。有时我自己都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这对曾经恩爱无比的夫妻陷入如此狼狈的困境? 

    点评:看了这篇有关育龄女性“限期怀孕”的文章,对某些单位的违反《母婴保健法》的做法感到十分震惊和遗憾。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为特殊的阶段,也是极其自然、自主选择的过程,生不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应该完全依据个人和家庭的意愿。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导致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心情压抑的女性,比乐观开朗的女性更难受精,因而她们不孕的概率更高。企业如果仅仅为了经济利益,制定出所谓“限期怀孕”的政策,未免大大打击了女性的工作热情,也必然影响女性正常的性周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她们不仅难以在限期内完成怀孕指标,更会影响婚姻的美满与和谐。

   限期怀孕令人紧张不安,反而难以受孕。但计划受孕却可以帮助女性生一个健康的孩子。25~30岁,是女性生理、心理成熟的高峰,被医学定义为“最佳生育年龄”,在这个阶段,发生围产儿畸形和先天缺陷的概率相对较低。一旦确定了怀孕计划,最好先去专业的遗传咨询中心,在产科专家的指导下安排妊娠。其次应调整夫妻双方的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规律的起居,戒烟、戒酒,避免大量的药物摄入,饮食中增加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同时适当运动,以增加体能的储备。在医生的指导下于怀孕前三个月口服小剂量叶酸,并持续至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可以大大减少围产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当万事俱备时,夫妇双方需要做的是选择月经的第14~20天,营造一个温馨浪漫的环境,让身体时刻感受到生命和爱涌动的曼妙。在这段时间内受孕的概率是最大的。(点评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黄亚绢教授)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